正月的最后一场雪落在鹰嘴崖时,兵工厂的熔炉已经连续烧了二十天。王铁匠坐在轮椅上,左腿还裹着厚厚的绷带,却依旧盯着锻打中的重型迫击炮炮管 —— 这是第三根炮管,前两根都因为壁厚不均,在试射时炸了膛,现在炉里的铁轨钢烧得通红,像一块正在融化的铁饼。
“徐参谋!这次壁厚按您说的,控制在 20mm,误差肯定不超过 0.1mm!” 王铁匠的徒弟小张抡着三十斤的大锤,汗珠砸在铁砧上,“滋啦” 一声化成白雾。徐昊蹲在一旁,手里拿着系统蓝图,上面标注着重迫炮的关键参数:炮管长度 1.2 米,射程 1500 米,炮弹装药量 1.8kg,这些数据他已经背得滚瓜烂熟,可抗战时期的土法锻打,每一步都像在走钢丝。
可铁轨钢不够了。之前造中型反坦克炮用了大半,现在剩下的只够再造两根炮管,离 “一个月十门重迫炮” 的目标差得远。徐昊正愁着,张大爷带着十几个老乡扛着铁轨来了,铁轨上还沾着泥土和弹痕 —— 是从鬼子炸毁的铁路上拆下来的。
“小徐,老王,俺们连夜拆了三十里的废铁轨,够你们造炮管了!” 张大爷放下铁轨,肩膀被压得红肿,“俺们还把铁轨上的螺丝都拧下来了,能当重迫炮的固定栓用!”
李婶也带着妇女们送来一筐筐的碎铁片:“这是俺们砸了五十口铁锅弄的,老铜匠说能掺在炮弹里当破片,炸鬼子更厉害!”
徐昊看着眼前的铁轨和铁片,眼眶发热。他立刻让工人们把铁轨截成 1.2 米的段,扔进熔炉里烧红。老铜匠也没闲着,指导工人们调整炮弹的破片比例:“铁片要切成指甲盖大小,掺在炸药里,炸的时候能飞五十米远,鬼子躲都躲不开!”
当天下午,第一门重型迫击炮终于组装完成。炮管是用废铁轨锻打的,炮架用两根粗榆木和铁轨钢加固,炮轮是用鬼子的废弃卡车轮胎改造的,虽然看起来笨重,却透着股能扛硬仗的硬气。徐昊带着炮兵小队去后山试射,目标是 1500 米外的土坡 —— 那里模拟的是鬼子的重炮阵地。
“装弹!用碎铁片榴弹!” 徐昊一声令下,炮手把炮弹推进炮膛。“轰隆” 一声巨响,重迫炮的后坐力把炮架压得陷进雪地里半尺,炮弹拖着厚重的尾迹飞出,精准落在土坡上,炸起一个两米深的弹坑,周围五十米内的树枝全被打断,碎铁片嵌在树干上,像一排排锋利的小刀。
“中了!真中了!” 炮兵小队的战士们欢呼起来,王铁匠坐在轮椅上,激动得直拍大腿:“俺就说这炮管用!再给俺半个月,肯定能造够十门!”
徐昊打开系统面板,【重型迫击炮量产进度:10%,评价:优秀】,心里松了口气。可他没歇多久,就被王小二拉去了训练场 —— 三个新兵班正在练夜间射击,刘根柱带着重机枪班,正对着远处的火把靶扫射,子弹却总打偏,气得他直跺脚。
“徐参谋,夜里看不清靶标,俺们的命中率连三成不到,这要是遇到鬼子夜袭,肯定要吃亏!” 王小二的声音带着急色,他刚带着一班练完夜间匍匐,裤腿上沾满了雪和泥。
徐昊看着训练场的火把,突然想起系统里的 “夜间射击辅助法”—— 用萤火虫的荧光粉涂在准星上,虽然亮度弱,却能在夜里看清瞄准线。可冬天哪来萤火虫?李婶突然开口:“俺们村有会做磷粉的老猎户,磷粉涂在准星上,夜里能发光!俺这就去叫他来!”
老猎户很快就来了,手里拿着个陶罐,里面装着淡绿色的磷粉。他教战士们把磷粉和桐油混在一起,涂在步枪和重机枪的准星上,夜里果然发出微弱的绿光。刘根柱再次举枪射击,这次子弹精准命中火把靶,他兴奋地喊:“俺打中了!夜里也能打中了!”
周铁柱坐着轮椅也来凑热闹,他把重机枪架在雪地里,教新兵们夜间射击的诀窍:“夜里听声音比看更重要,鬼子的皮鞋踩在雪地上,声音和咱们的布鞋不一样,听准了再开枪,保准能打中!” 他边说边示范,重机枪的火舌在夜里划出猩红的轨迹,十发子弹有八发命中靶心,新兵们看得眼睛都直了。
可平静的备战没持续多久,侦察兵小李就骑着快马回来,脸色苍白:“徐参谋!鬼子的重型坦克到了阳原,有五辆,装甲比九七改厚了一倍,还有三十辆卡车,拉着粮食和弹药,预计三天后会往鹰嘴崖方向运!”
李云龙一听就炸了:“他娘的!老子正愁没地方找粮食呢!徐昊,你带两门中型反坦克炮和一个新兵班,跟俺去袭扰运输队;赵刚,你留在根据地,盯着兵工厂和训练;周铁柱,你帮老赵看好防线,别让鬼子的侦察兵混进来!”
赵刚点点头:“我已经让县大队的游击队员摸清了运输队的路线,他们会在中途接应你们,还准备了二十颗硝油地雷,保证能炸翻鬼子的卡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