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值寒冬,外面雪花飞舞。今年的雪下的格外的大。虽说瑞雪兆丰年,但是这么大的雪对普通百姓来说确是很难捱的新年。
城外一户普通百姓家中,家中长子站在窗前,望着外面漫天的大雪,眉头紧皱。
他转身看向屋内简陋的布置,角落的米缸已经快要见底。家中老父因为受寒已经卧病在床,弟弟妹妹还年幼,这新年怕是要过得极为惨淡。
他咬咬牙,决定出去碰碰运气。裹紧身上破旧的棉衣出了门。街上行人寥寥,大家都躲在家里避寒。来到常日里施粥的寺庙,却发现今日也因为雪太大而停止了救济。
正当他满心失望准备回去时,看到街边有个衣着单薄的小女孩正在哭泣。陈新皓心生怜悯,走上前去询问。原来小女孩与家人失散了。陈新皓将小女孩带回了家,给她喝了热水,吃了仅有的一点干粮。
年二十八这天晚上,韩文定拖着疲惫的身躯从衙门回了府。
等大家围着吃完团圆饭,他便与家人围坐在温暖的炉火旁,开始闲聊起来。不知怎地,话题转到了城外那些百姓身上。
韩文定皱眉跟父亲说道:“哎,这连续不断地下雪可真是害苦了城外的老百姓!”
韩文定一边叹息着,一边说道:“好多人家的房子都被积雪压塌了,无家可归的人越来越多了,如今城内能安排的积善堂都住满了,但是还有许多百姓无家可归,我们开封府已经尽力了,还是安置不下这么多人,如果再不好好安置,恐怕会冻死不少人啊”听到这里,在座的众人脸上都露出了忧虑之色。
韩相沉思片刻开口:“文定,此事我也听说了,没想到今年如此大雪,明日上朝我会向官家禀明此事。”
顿了一下接着说:“但朝廷如今也面临诸多难处,这赈灾款和赈灾物资恐难以迅速调配到位啊。”
韩文定握紧拳头,坚定道:“父亲,儿子愿拿出自己的部分积蓄先救济百姓。”
此言一出,众人眼睛都看向他。
王若弗也站出来支持:“夫君此举甚好,我也愿意献出嫁妆中的一部分银钱。”
韩相欣慰地点点头:“你们有此善心,实乃大善。不过这只是杯水车薪,还需更多助力才行。”
这时,一直沉默的老管家开口:“相爷,老夫人、少爷、少夫人,咱们可以提议发动城中富商捐款捐物,他们大多家底丰厚,只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想必会有人响应。”
韩相点点头:“此计可行。明日我便联络其他大臣一起商定此事。文定,你负责统计城外受灾民众具体数量和所需物资。”
韩文定认真应下。
这时,王若弗开口说道:“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在城外设个粥棚,给那些受灾的百姓施些粥吧。
我陪嫁过来的那几个庄子上,今年栗米的收成很不错呢。那么多粟米咱们自己也吃不完,放着也是浪费,倒不如拿出来做点好事。”
一旁的崔氏听了,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连连点头称是:“这个主意不错!若弗心善,此举必定能积下不少福德。
我们府中其他庄子上也有不少多余的粮食,可以帮助到那些急需救济的百姓。”
王若弗狡黠一笑望着崔氏:“不仅如此,母亲您出自世家大族,平日里交往的夫人娘子们也都是大户人家的主母。”
崔氏眼睛一亮:“你是说让她们一起?”
王若弗笑着点点头:“她们都是高门大户之家,各个府中除了粮食肯定都有些闲置不用的旧衣物、被褥之类的东西,如果能够把它们收集起来,一并捐赠给灾民,想必也能解他们一时之困。”
崔氏闻言,深表赞同:“若弗考虑得真周到!我这就去联系那些姐妹们,看看她们是否愿意一同参与此事。如果愿意,以大家的力量,一定能让更多的灾民度过这个艰难的寒冬。”
王若弗面带微笑,眼中闪着狡黠的光芒,又补充道:“母亲,到时候您可得跟那些夫人们好好说一说,咱们要把所有的粥棚还有赈灾物资上面都清清楚楚地写上各个府邸捐赠人的名字以及详细的捐赠清单。这样一来,大家伙儿心里头都明白自己做的好事被众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自然就更有积极性去多做些善事!”
韩相捋了捋胡须,微微颔首表示赞同,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而一旁的崔氏则忍不住拍起手来,连连称赞道:“此计甚好!实在是高啊!如此行事不仅能够激励更多人慷慨解囊,而且也能让这些善举得到应有的宣扬与表彰。”
王若弗见二人反应热烈,继续说道:“除了设立粥棚和提供赈灾物资之外,咱们最好再想办法动员一下城中的各大医馆,让他们开门坐诊,免费为老百姓看病抓药。
毕竟这次雪灾,生病的人肯定不少,如果能用那些义捐得来的钱财给百姓们买药治病,那可真是雪中送炭呐!倘若还有剩余的银两,不妨拿来帮着灾民修缮破损的房屋,让他们通过出力气干活来换取工钱补贴家用,这样既能解决一部分人的生计问题,又能加快灾后重建的进度,岂不是一举两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