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江水库大坝观测平台下方专设的“媒体安全区”内,省电视台的直播信号早已接通全国。穿着亮黄色雨衣的女记者,迎着镜头努力展现出专业与镇定。
“各位观众,我是本台记者周晓,此刻正在泄洪观测点为您进行现场直播。大家可以通过我们的镜头看到,我身后这座宏伟的工程,就是守护我们青城市乃至下游地区安全的关键——青江水库大坝。” 她侧身让出镜头,巨大的坝体在雨幕中更显巍峨。
“根据青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的最终指令,预计在几分钟后,也就是上午九点整,将准时开启中孔闸门,进行首次分级泄洪。这是基于最精密的气象水文数据模型反复测算后,为了应对持续强降雨、确保大坝主体绝对安全的必要且科学的举措……”
她的声音透过雨声,清晰地传达到千家万户。网络上,相关的直播频道里,弹幕开始滚动:
“加油!一定要成功!”
“相信科学,相信我们的工程师!”
“看着好紧张,但莫名有信心!”
“下游的兄弟姐妹们注意安全啊!”
与此同时,在大坝核心的指挥室内,气氛却远不如直播画面那般从容。
巨大的监控屏幕上数据流不断刷新,各种指示灯闪烁着幽光。
张总工站在中央,眉头紧锁,最后一次核对着关键参数。
他身边,技术骨干杨伟正熟练地操作着控制台,时不时低声与张总工交流一两句,态度恭敬而专注。
“张总工,所有前置自检程序已完成,主备液压系统压力稳定,机械制动摇杆确认处于待命解锁状态。”杨伟的声音平稳,听不出任何异常。
“嗯,泄洪预案已经推演过无数次,各个环节都反复核查过,不会有问题。”张总工像是在对杨伟说,又像是在给自己打气,目光却不自觉地瞥向站在指挥室角落的苏然和萧雨晴。
对于这位罗局长带来的、身份神秘的“特别顾问”,他始终心存疑虑,尤其是对方之前那句关于“外国专家”的质疑,更是让他有些不快。
罗振国正想走过去再与沟通一下,却见苏然微微低头,对身边的萧雨晴轻声说了句什么。
萧雨晴点了点头,随即两人便悄无声息地退出了指挥室,来到了外围的观测平台。
这里视野更为开阔,直面大坝主体,毫无遮挡的风雨也显得愈发狂暴,即便苏然已用无形气墙将雨水隔绝在二人身外,但在这人人狼狈避雨的观测平台上,他们周身干爽的状态终究显得有些突兀。
萧雨晴看了看周围穿着雨衣或打着伞、的工作人员,略一迟疑将塞在冲锋衣宽大口袋中的折叠伞取出。
“咔哒”一声轻响,伞面撑开,在她手中举过头顶,试图将苏然也一同笼罩在小小的荫蔽之下。
然而,苏然身姿挺拔,比她高出一个头。
为了将伞举过他的头顶,萧雨晴不得不将手臂抬得更高,甚至脚尖都不自觉地微微踮起。
银灰色的伞面在昏沉的天光下,划出了一小片独立的、却略显摇晃的安宁。
苏然自然察觉到了她的动作和她细微的吃力。他微微侧头,目光从远处的坝体短暂收回,落在她努力举高的手臂和那微微晃动的伞面上,眼神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波动。
然而,他并没有如寻常那般顺势接过雨伞,只是任由那方小小的阴影徒劳地试图遮盖自己。
他即将要做的事,不需要,也无法被这凡俗的雨具所遮挡。
“无妨。”他声音依旧平静,目光却已重新投向大坝,周身的气息在无人能感知的层面,正开始与这方天地的狂暴能量隐隐呼应。“指挥室内气机繁杂,反而不利于感知。此地更佳,待会我也可以第一时间出手。”
他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钢筋水泥,清晰地捕捉到那股盘踞在大坝核心深处、如同毒蛇般蛰伏的隐晦危机。
不仅如此,凭借超凡的感知,他也隐约察觉到那个名叫杨伟的技术人员身上,缠绕着一丝与这危机同源、却更加活跃的阴冷气息。
然而,他心念微转,便已权衡清楚。
此刻点破杨伟?且不论空口无凭,方才与张总工因“外国专家”一事已生嫌隙,此刻再指认其麾下得力骨干,非但无人会信,反而徒增变数,哪怕罗振国力排众议也只会和自己一同陷入无谓的口舌与猜忌之争。
至于那深埋坝体的隐患,即便此刻公之于众,以此界凡俗的手段,仓促间也绝无可能化解。既已箭在弦上,不如静观其变。
心中思索着,瞬间便有了决断。与其在错综复杂的人心博弈和难以验证的预警中浪费精力,不如积蓄力量,待那危机彻底爆发、显露无疑之际,再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接斩断那最终的灾劫根源。这才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
他的沉默,并非无知或退缩,而是基于现实权衡后,选择在最关键的时刻,行使最决定性的力量。
几乎在同一时间,大洋彼岸,某处隐秘的房间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