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以为常恒只是个有野心的小孩子而已,却没想到对方的心狠手辣,竟到了如此地步——古代那些有名的酷吏,在常恒面前,确实像小孩国家家了。
他可不想坐上行政主官的位置,日后被人钉在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常恒也不勉强,只是淡淡道:“既然赵先生不愿,那行政主官的位置,便先空着。不过,各地的治安事务,还需赵先生多费心配合了。”
“理应效劳,理应效劳。”赵峰松了口气,连忙应下。只要不担那个总负责人的名头,做点具体的事务,他倒还敢接。
送走赵峰后,常恒重新看向兵力图,眉头微蹙。兵力不足,物资紧张,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新疆的彻底掌控,必须另想办法。
他逐渐把主意打到了“人力”上——境内那些被俘虏的旧军阀残部、反抗过他的地方武装、甚至是一些被判定为“不安分”的商户和流民,不正是现成的劳动力吗?
修路、筑城、挖战壕、建兵工厂……新疆要建设的地方太多了。这些人,与其浪费粮食养着,不如压榨到极致,让他们为这片土地的“新生”,付出最后一点价值。
常恒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劳改营规划”几个字,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高压统治,奏响序曲。
就在迪化城沉浸在肃杀氛围中的时候,几千公里外的东北,正酝酿着一场惊天动地的风暴。
十月的沈阳,已经有了寒意。南满铁路柳条湖附近,几声沉闷的爆炸声划破了夜空,日本关东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突然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起攻击。
消息传到迪化时,常恒正在召开军事会议,部署各地的清剿任务。侍从官拿着电报,快步走进会议室,脸色凝重。
“念。”常恒头也没抬,继续在地图上标记着清剿地点。
“东北急电:昨夜十时许,日军突袭北大营,沈阳城已失守。东北军主力三十余万人,向锦州方向有序撤离。目前,我军精锐八万余人,在锦州与日军两万余兵力激战,南京政府已令88师、87师火速增援,筹备辽西会战。”
侍从官的声音落下,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十五个师的师长和五个航兵团的团长,脸上都写满了难以置信。
三十多万东北军,装备着全国一流的武器,兵员素质也远胜一般部队,竟然在一夜两天之内,就丢了沈阳城?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常恒终于停下了笔,缓缓抬起头。他的脸上没有太多惊讶,只是眼底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东北军的战斗力,他早年也见过,只是没想到,竟孱弱到了这种地步——或许不是弱,是指挥层的犹豫和退缩,毁了整支军队。
“司令,东北战事爆发,会不会影响到我们的事业?”有人忍不住问道。甘肃的物资,很大一部分要靠沿海地区转运,若日军继续南下,关内局势动荡,补给线恐怕会受影响。
常恒摇了摇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短期内影响不大。南京政府现在的重心在辽西会战,暂时顾不上西北。至于日本他们还不敢大规模的封锁海域,扣押我们挂着美国旗帜的运输舰。咱们的物资在全面战争开始之前是畅通无阻的。至于在国内经过的地区自由我的父亲摆平。”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重新变得坚定:“东北的事情咱们是鞭长莫及了。我们的重心,依旧是新疆。”
“即刻传令下去,”常恒拿起刚刚写好的劳改营规划,掷在桌上,“所有被俘人员,按罪行轻重分批次投入劳改营,优先修建迪化至哈密的公路,以及沿边境线的防御工事。告诉底下的人,手脚麻利点,我要在明年开春之前,看到第一批移民能顺利进入新疆。”
“是!”众人齐声应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敬畏。
他们都清楚,这位,这是铁了心要在新疆大干一场,而这场“大干”,注定要染满鲜血。
窗外的风更烈了,卷起地上的尘土,打在窗户上,发出噼啪的声响。
常恒走到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东北的炮火声,似乎能透过千山万水,隐约传到耳边,但他的心一如既往的坚硬。
外面开始下雨了,一场空前绝后的清洗也开始了。
喜欢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