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星渊”与“以太海暴动”。这两个关键词如同灯塔,为林夜在迷茫的异域黑暗中指明了方向。但如何抵达那片险地,并精准捕捉到可能转瞬即逝的回归窗口,则是横亘在前的巨大难题。
他再次通过那隐秘的联络频率,联系上了艾莉。这一次,他没有过多寒暄,直接传递了需求:
【我需要关于‘碎星渊’和‘以太海暴动’的一切信息,尤其是如何安全抵达那里,以及预测下一次暴动的时间。】
艾莉的回应带着明显的担忧和一丝为难:
【碎星渊?!大人,那里太危险了!那是连很多强大的巡游者和秩序之刃小队都不敢轻易深入的死亡地带!传说那里是上古战争的废墟,空间结构支离破碎,充满了时空乱流和可怕的‘概念噬灭体’,甚至连‘心能壁垒’都无法完全防御!至于‘以太海暴动’……那是非常罕见的宇宙现象,据说只有‘观星塔’的大占卜师们才能进行模糊预测,相关信息都被严格管控,我……我接触不到那个层面……】
艾莉的反馈印证了林夜从灵网深潜中获得的信息。“碎星渊”是龙潭虎穴,而“以太海暴动”的预测则掌握在某个叫“观星塔”的高层势力手中。
【观星塔?】 林夜追问。
【嗯!】 艾莉的意念传来解释,【观星塔是独立于至高议会和各大流派的特殊组织,他们专注于研究星辰轨迹、以太海波动和宇宙韵律,据说能窥见一丝命运的轨迹。他们地位超然,但也很少与外界接触,他们的塔楼就在辉光城最中心的光耀区,寻常人根本进不去。】
情况比预想的更复杂。目标地点是绝境,关键信息被垄断。
林夜沉吟片刻,没有气馁。他让艾莉继续留意任何与“碎星渊”、“以太海”或“观星塔”相关的、哪怕是道听途说的消息,并再次强调自身安全为重。
切断联络后,林夜意识到,单靠艾莉这个底层渠道,获取核心信息的希望渺茫。他必须采取更主动的策略。
“观星塔……”他喃喃自语。这个组织听起来类似于家乡宇宙的星灵守望者,但似乎更加封闭。强闯显然不明智,尤其是在秩序之刃已经注意到异常的情况下。
那么,是否有可能通过交易或者合作的方式,从观星塔获取信息?他有什么可以交换的筹码?
他审视自身。创世之核蕴含的“太初平衡”理念和跨宇宙的规则认知,无疑是宝贵的,但暴露这些无异于自寻死路。他从家乡宇宙带来的科技知识,在这个唯心为主的宇宙价值有限。他唯一能拿得出手,又不至于立刻暴露根脚的,或许是他刚刚掌握的对这个宇宙规则的“适配”与“解析”能力,以及……他那远超本地灵能者想象的、基于创世之核的计算与推演能力。
一个计划雏形在他脑中逐渐形成。他需要一个身份,一个能让观星塔感兴趣的身份。一个……来自远方、对宇宙规则有独特见解的“巡游学者”?
但这需要契机和铺垫。
当务之急,是提升自身在这个宇宙的生存与行动能力,并积累一些“声望”或“信用”。
他再次将意识接入灵能网络,但这次的目标不再是那些隐秘的知识节点,而是转向了一些半公开的 “学术交流区” 和 “疑难悬赏板块”。
这些区域充斥着各种灵能道途上的理论探讨、实践中遇到的难题、以及对某些罕见现象的研究求助。许多问题在林夜看来,其本质是对宇宙规则理解的偏差或不足。凭借创世之核的解析能力和超越本宇宙的视角,他往往能一眼看穿症结。
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那太惊世骇俗。而是选择性地在几个关注度较高、且与他目前伪装的“对规则结构感兴趣的研究者”身份相符的问题下,留下了一些看似是猜想、实则直指核心的引导性评论。
例如,在一个关于“心能壁垒在高速移动中稳定性骤降”的问题下,他评论道:“或许并非壁垒本身不稳定,而是移动时与局部空间‘主观弹性’产生的共振失调?尝试引入变量,微调壁垒频率与空间背景波的相位。”
又比如,在一个探讨“如何更高效净化被负面情绪污染的心能”的帖子下,他写道:“负面情绪亦是心能的一种形态。强行排斥如同治水只堵不疏。可否尝试构建微型循环,引导其相互湮灭或转化为中性背景波动?”
他的评论起初并未引起太多注意,淹没在无数回复中。但几天后,开始陆续有提问者反馈,按照他思路的引导,竟然真的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新的研究方向!虽然过程曲折,但结果令人惊喜。
渐渐地,“默言者”(林夜随手取的网络ID)这个名字,开始在一些专注于理论研究的灵能者小圈子里悄然流传。人们猜测这或许是一位不喜欢张扬、但学识渊博的隐士或巡游学者。
林夜谨慎地控制着互动的频率和深度,绝不暴露过多,始终保持着神秘感。他通过这些互动,不仅提升着这个马甲的“信誉”,也在不断验证和深化着自己对本地规则的理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