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舱在寂静的虚空中滑行,像一枚被遗忘的种子。身后那场短暂的、为掩护他们而发生的爆炸火光早已被无尽的黑暗吞噬,仿佛从未存在过。只有导航屏幕上那个不断接近的坐标,证明着他们并非完全迷失。
苏晚独自守着昏迷的沈澈和顾砚深,心情复杂得像一团乱麻。灰烬和那些“清道夫”的牺牲,给她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一丝沉重的负罪感。他们真的只是为了林瑗的计划而存在的工具吗?那句关于“代码第七峡谷”的谜语,以及沈澈异常的反应,依旧像阴影般笼罩在她心头。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她检查着两人的生命体征,沈澈的呼吸平稳了许多,脑波图也趋于正常,但似乎陷入了更深层的修复性睡眠。顾砚深则更像是体力透支后的普通昏迷。
不知过了多久,舷窗外的星空背景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原本均匀分布的星辰,在前方某个区域出现了细微的扭曲和暗淡,仿佛有一块巨大的、无形的透镜遮挡在那里。
导航屏幕发出提示音:【即将抵达预设坐标点。启动识别信标。】
救生舱前端射出一道特定的低频脉冲信号。
几秒后,前方那片扭曲的星空如同水波般荡漾起来,渐渐变得透明,露出了隐藏在其后的景象——
苏晚瞬间屏住了呼吸。
那不是一个星球,也不是一个空间站。
那是一个…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宏伟巨构!
它由无数巨大的、闪烁着金属冷光的几何体拼接而成,结构复杂精密得超越了人类的想象,规模庞大到一眼望不到边际,静静地悬浮在虚空中,如同神话中泰坦的造物。它的表面布满了各种尺寸的港口、炮台、传感器阵列,还有一些看起来像是巨大花园或水体的人造生态穹顶。整体风格冷峻而强大,却又带着一种奇异的、历经沧桑的宁静。
这就是“黎明要塞”?林瑗留下的最终奇迹?
就在苏晚被这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时,一个温和但清晰的通讯信号接了进来,并非之前的电子合成音,而是一个真实的、带着些许疲惫的中年女声:
“识别信标确认。欢迎到来,‘持火者’及同行者。这里是黎明要塞。我是接引主管,代号‘青鸾’。请遵循引导光束,停靠至第七港口B区。”
一道柔和的蓝色光束从要塞某个港口射出,精准地笼罩了救生舱。
苏晚稳住心神,操纵救生舱(性能比远星号的逃生舱好太多)沿着光束缓缓驶入要塞港口。港口内部灯火通明,整洁有序,各种自动化设备无声运转,偶尔能看到一些穿着简洁制服的人员在远处活动,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与远星号的破败和“清道夫”飞船的冰冷截然不同。
舱门打开,一股清新、带着植物芬芳的空气涌了进来。几名穿着白色医疗制服、面带微笑(虽然有些公式化)的工作人员已经等在外面,推着悬浮担架。
“请放心,我们会妥善照顾您的同伴。”为首的医生对苏晚点点头,动作熟练地将沈澈和顾砚深转移上担架。他们的态度专业而温和,让人稍微安心。
苏晚跟着他们穿过明亮的通道,来到一个宽敞整洁的医疗室。沈澈和顾砚深被安置在先进的医疗舱内,各种仪器开始自动检测和治疗。
“他们情况如何?”苏晚急切地问。
“这位先生(指顾砚深)只是脱力和轻微脑震荡,休息一下就好。”医生看着数据屏,“另一位(沈澈)的情况复杂一些,意识层面经历了高强度冲击和净化,需要更长时间的休眠修复,但生命体征稳定,没有发现恶性污染迹象。”
苏晚松了口气。
这时,医疗室的门滑开,一位穿着深蓝色制服、气质干练、年纪约莫四十岁上下、眼角带着细纹但眼神温和坚定的女性走了进来。她应该就是“青鸾”。
“欢迎你,苏晚。”青鸾走到苏晚面前,伸出手,笑容真诚了些,“一路上辛苦了。我是艾薇,要塞的日常运营主管之一。林瑗老师经常提起你。”
林瑗老师?这个称呼让苏晚感到一丝亲切。
“艾薇…主管,”苏晚和她握了握手,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灰烬他们…”
艾薇的眼神黯淡了一下,轻轻叹了口气:“我们收到了‘断尾’协议的最终信号…他们完成了使命。要塞会铭记他们的牺牲。”
她的悲伤看起来是真实的。苏晚的心情也更加沉重。
“这里…真的安全吗?”苏晚看着窗外要塞内部井然有序的景象,还是忍不住问出了最担心的问题。那个神秘女人的警告言犹在耳。
艾薇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孩子。但‘黎明要塞’是林老师和我们无数人倾尽心血打造的壁垒。我们有自己的防御体系、预警网络,并且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花园’的残党、还有你提到的‘收割者’,确实都是威胁,但我们并非毫无准备。”
她顿了顿,语气坚定:“更重要的是,这里聚集着像你一样,不愿屈服于命运,愿意为未来而战的人。这里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