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世界的暗流涌动,通过加密信道反馈到沈墨这里时,已不再是模糊的猜测,而是具体到某些IP地址、特定人员动向和异常通讯模式的精准情报。张局长那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多个秘密研发基地附近都发现了不明身份的侦察者,网络攻击的频率和强度也陡然提升。
“看来,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他们是不会知道锅是铁打的。”沈墨看着系统光屏上罗列出的威胁评估,眼神冰冷。他原本不想过多干涉现实世界的事务,但既然麻烦找上门,并且可能危及到他提供技术的最终目的——增强己方实力,那他就不介意亲自下场,当一回“清道夫”。
“汝欲如何行事?”嬴政的意志传来,带着一丝审视。他习惯于堂皇正道,碾压一切,对于这种隐藏在阴影中的较量,虽不排斥,但更想知道沈墨的策略。
“他们不是想知道技术秘密吗?不是想窃取资料吗?”沈墨嘴角勾起一抹带着寒意的笑容,“那就给他们一点‘甜头’尝尝。我们来个将计就计,引蛇出洞。”
计划的核心很简单:利用从“主宰”核心中学到的高级信息战技术,精心伪造一个看似绝密、价值连城的“技术资料包”。这个资料包会包含部分真实但经过删减和误导的基础理论(比如聚变反应堆的某个非关键分支路径),再混合大量看似高深、实则内部蕴含逻辑炸弹和追踪程序的虚假核心技术。然后,通过精心设计的“意外”渠道,让这个诱饵被某个最具威胁性的对手“成功”窃取。
“此计大善!”刘彻立刻表示赞同,“主动示弱,诱敌深入,聚而歼之!此乃兵家妙计!让那些藏头露尾之辈自己跳出来,正好一网打尽!”
嬴政也微微颔首:“可。需确保诱饵足够逼真,放线需稳,收网需狠。”
说干就干。沈墨立刻行动起来,他本身就是程序员出身,加上龙血淬体后思维速度远超常人,又有嬴政、刘彻从宏观策略和逻辑严谨性上把关,以及“主宰”核心提供的顶级信息伪装与陷阱构筑技术,一个极其精密的“数字陷阱”开始迅速编织。
他选择的目标,是情报显示最为活跃、技术实力也最强、来自大洋彼岸的那个“鹰巢”及其关联的军工复合体。只有打疼最强大的,才能有效震慑住其他蠢蠢欲动的宵小。
沈墨精心炮制的“诱饵资料包”,被命名为“【绝密】‘玄女’计划阶段性技术汇总(生物纳米与能源模块)”。名称听起来就极具东方神秘色彩和高科技感。内容更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 一部分关于纳米机器人基础结构的设计图是真的,但关键的能量供应和核心控制算法被替换成了蕴含逻辑陷阱的代码,一旦试图深入解析或逆向工程,就会触发隐藏指令,要么悄无声息地锁死研究设备并上传位置信息,要么释放出伪装成系统错误的垃圾数据流,污染整个研究数据库。
· 一部分关于高效能源的理论框架也是真的,但指向的是一条投入巨大却难以突破的技术死胡同,足以浪费对方海量的研发资源和时间。
· 最核心的“杀手锏”,是一个被层层加密、伪装成“初级能量护盾技术原型”的程序模块。任何试图暴力破解或绕开加密的行为,都会激活一个强力的、具有自我复制和传播能力的数字病毒。这个病毒不会直接破坏硬件,但会潜伏在系统深处,不断窃取该组织的核心机密、人员名单、资金流向等绝密信息,并通过隐秘通道回传给沈墨。同时,它还能在接收到特定指令后,瞬间瘫痪该组织的大部分内部网络和控制系统。
为了让这个诱饵被“自然”地发现,沈墨没有直接黑进对方的系统(那太明显),而是玩了一手更高级的。
他通过系统,模拟了一个位于边境某城的、安全等级“较高”但并非绝密的军方外围研究所的网络环境。然后,他操控这个模拟环境,与某个已被“鹰巢”渗透的学术交流平台进行了一次“意外”的数据交互。在交互产生的海量日志文件中,巧妙地嵌入了一段看似不经意的、指向某个伪装成废弃服务器数据缓存区的链接。
整个过程如同在溪流中放下了一颗包裹着蜜糖的鱼饵,顺流而下,等待着那条最大、最贪婪的鱼上钩。
果然不出所料!
“鹰巢”基地内,负责网络情报窃取的技术团队,几乎在第一时间就通过他们的监控系统,捕捉到了这个来自“目标”区域的异常数据流。经过初步分析,他们狂喜地发现,这似乎是一个低级研究员操作失误导致的微小泄密,但泄露的内容指向了一个他们闻所未闻的“玄女计划”!
“上帝!我们发现了什么?!”技术主管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立刻追踪数据源!确认信息真实性!”
经过层层验证(当然是沈墨想让他们验证到的“真实性”),他们确认了这份资料的价值,并且判断这确实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因低级失误导致的安全漏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