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见没?”
“别以为俺不玩枪就枪法不好,好好反省反省去吧!”
李强把冒烟的枪扔回给张卫国,得意地抹了把鼻子。
“这就叫手感!生疏了吧?赶紧找补找补!俺去前头溜达溜达下套子,省得陪你在这儿听空响儿!”
说完,扛起红缨枪,哼着“咱们工人有力量”的小曲钻进了更密的林子。
张卫国一个人杵在原地,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手里那杆枪沉得像灌了铅。
林子里的风,好像忽然变得更冷了,吹得他露在棉帽外的耳朵针扎似的疼。
他低头看着手里的五六半,枪管在稀疏的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
几天前在屯口震慑民兵连长时那枪随意转、心到手到的威风,仿佛隔了一辈子那么远。
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枪托上粗糙的木纹,那股陌生的滞涩感挥之不去。
他咬咬牙,不信邪地再次端起枪,对着剩下的几个松塔。
砰砰砰!
他心浮气躁的连开几枪。
结果子弹不是高了就是低了,在树干上留下几个丑陋的弹坑,震得他本就发酸发僵的肩窝一阵阵发麻,枪托顶得锁骨生疼。
最后一个松塔在树干上摇摇欲坠,就是不肯掉下来。
汗水混着油泥,顺着鬓角往下淌。
他喘着粗气,胳膊沉得抬不起来。
一股浓重的沮丧和说不清的烦躁,像林子里化不开的湿冷空气,密密实实裹住了他。
他颓然放下枪,背靠着一棵粗糙的老松树干滑坐下来,冰凉的树皮透过棉袄硌着脊梁骨。
他下意识地摸向怀里,那两枚贴着心口的物件——爷爷留下的弹壳,和老杆子给的、带着弹孔的乾隆通宝。
指尖刚触到那枚铜钱,一种异样的感觉让他心头猛地一跳。
掏出来一看,黄澄澄的铜钱躺在掌心,正中被子弹穿透的孔眼依旧清晰。
可不知怎的,那原本光滑温润、仿佛带着人气的铜面,此刻摸上去竟有种说不出的枯涩和冰凉,黯淡无光,像是蒙上了一层看不见的灰。
张卫国捏着这枚冰凉的铜钱,指尖微微发颤。
老杆子嘶哑的声音毫无预兆地在脑子里炸开,比林子里的风还冷。
“枪认主…你这身子骨,早被炕头抽了筋!”
那声音像淬了冰的砂纸,狠狠刮过他发热的耳膜。
一股寒意从尾椎骨猛地窜上天灵盖,激得他浑身一哆嗦。
他像被烫了似的,慌忙把铜钱塞回怀里,紧紧压住。
就在这时,一阵极轻、极有规律的“咔嚓…咔嚓…”声,从左前方更深的、背阴的老林子里传了过来。
声音很轻,混在风过松针的沙沙声里,几乎细不可闻。
像是什么硬而脆的东西被缓慢、专注地掰断。
张卫国浑身的懒散和燥热瞬间褪得一干二净,一股久违的警觉电流般窜遍全身。
他猛地屏住呼吸,像只受惊的狸猫,悄无声息地贴着树干滑到一丛茂密的榛柴棵子后面,慢慢拨开眼前挂着残雪的枯枝。
林子深处的光线更加晦暗。
一棵倾倒的巨大枯树旁,坐着个佝偻的身影。
花白蓬乱的头发胡子,洗得发白打满补丁的旧棉袄,脚上是双破毡疙瘩。
不是老杆子是谁!
老杆子背对着他,低着头,粗糙如老树皮的手里,正拿着一根不知从哪儿捡来的、小指粗细的干枯松枝。
他动作慢条斯理,却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专注和稳定。
枯枝在他手里被一小截、一小截地掰断,发出那轻微而规律的“咔嚓”声。
每一截断口都整齐利落,仿佛经过精确丈量。
他脚边的雪地上,已经整齐地码放着一小堆掰好的寸许长的松枝节。
张卫国看得入神,脚下踩到一截埋在半融雪泥下的枯枝。
咔嚓!
声音不大,但在寂静的林子里却像根针掉进了水盆。
老杆子掰树枝的手瞬间顿住。
没有回头,但一股无形的、冰冷锐利的气息,像蛰伏的毒蛇骤然昂起头颅,无声无息地锁定了张卫国藏身的灌木丛!
那感觉,比上次枪口指过来时更沉,更凝练,带着洞穿一切的穿透力。
张卫国头皮发炸,赶紧从柴棵子后面站起来,举起双手。
“亚瑟叔!是我!张卫国!搁这儿练…练枪呢!没瞅见您老在这儿!”
他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紧张和心虚。
老杆子缓缓转过身,那张刻满深褶的老树皮脸,在昏暗的光线下更显沧桑。
一双鹰隼般的眼睛,却亮得惊人,像探照灯,唰地扫过张卫国和他手里端着的五六半,又在他腰间鼓囊囊别着盒子炮的位置停顿了一瞬。
最后,那锐利如刀的目光,定格在张卫国脸上。
“练枪?”
“我看此枪非彼枪吧!”
老杆子嘶哑着,枯瘦的手指无意识地捻着一小截松枝节。
他上下打量张卫国,眼神像在掂量一块生了锈的废铁,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和一种近乎刻薄的洞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