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卷:余温与远路
第一百八十八章 岁月静好
初夏的晨光漫过“光明之家”的向日葵花田,露珠在花瓣上滚动,折射出细碎的光芒。苏晚晴坐在花田边的木椅上,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科研笔记,那是父亲与陈敬之当年的合着,页边空白处,两人的批注相互呼应,字里行间满是并肩追梦的热忱。
“在看什么?这么入神。”陆承渊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端着两杯温热的豆浆,轻轻放在石桌上。身上的休闲装取代了往日的西装,少了几分商场的锐利,多了几分生活的温润。
苏晚晴抬头,阳光落在他眼底,漾起温柔的笑意:“在看父亲和陈叔叔当年的实验思路,有些批注特别有意思,像是在隔空对话。”她指着其中一页,“你看这里,父亲说催化剂配方太保守,陈叔叔反驳说‘稳字当头’,两人还画了小小的争执符号。”
陆承渊俯身细看,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就像我们现在,偶尔也会为项目方案争论,但最后总能找到最适合的方向。”他在她身边坐下,目光望向不远处的活动室,“陈叔叔又在教孩子们做模型,秦峰带着安保团队在整理公益物资,一切都刚刚好。”
活动室里,陈敬之戴着老花镜,耐心指导孩子们调试迷你光伏板,安安举着成功点亮的模型,蹦蹦跳跳地跑到秦峰身边炫耀。秦峰放下手中的物资箱,弯腰摸了摸她的头,脸上露出难得的柔和笑容——这些年,他不再只是沉默的守护者,更成了光明之家孩子们最信赖的“秦峰哥哥”。
莉莉带着几位创伤者,在花田旁的空地上晾晒手工制品,向日葵折纸、光伏图案挂饰整齐排列,微风拂过,仿佛一片流动的金色花海。“这些会寄给非洲示范村的孩子们,”莉莉笑着朝苏晚晴挥手,“他们上次视频说,最喜欢我们做的向日葵礼物。”
不远处的草坪上,几位苏氏的老员工正带着家人野餐,张师傅给孙子讲述当年苏氏重整时的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研发团队的年轻人们围坐在一起,讨论着最新的柔性光伏技术,偶尔传来爽朗的笑声。
“苏氏的十年规划已经推进到第三年,五大洲的示范村建了近两百个,氢储能技术也在全球多个场景落地了。”陆承渊轻声说,“陈叔叔牵头的极地能源项目,上个月顺利通过验收,极地科考站终于用上了我们的抗低温组件。”
苏晚晴点点头,心中满是安宁。曾经以为,完成父亲遗志、让苏氏立足商界便是终极目标,如今才懂得,真正的圆满,是身边人安康顺遂,是初心落地生根,是岁月沉淀下的这份静好。
“还记得三年前在非洲,我们为了修复沙暴受损的电站,在帐篷里住了七天七夜吗?”苏晚晴忽然开口,眼中带着回忆的笑意,“那时条件艰苦,却觉得浑身是劲,现在想想,最珍贵的不是攻克难题的瞬间,而是一起并肩的时光。”
陆承渊握住她的手,指尖温热:“我更记得,庆功宴上你说‘有你们在,再难的路也不怕’。对我来说,最幸运的不是陪你实现了多少目标,而是能陪你走过每一段路,看遍沿途的风景。”
秦峰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公益项目报告:“这是南美雨林示范村的最新反馈,设备运行稳定,当地村民已经能独立维护,还自发组建了能源互助小组。”他将报告递给苏晚晴,目光扫过两人相握的手,眼中满是释然与祝福,“欧洲能源集团那边传来消息,埃里克总裁下个月会来参加光明之家的公益开放日,还会带来欧洲的青少年代表团。”
“那太好了,”苏晚晴接过报告,笑意更深,“让孩子们多交流,才能让普惠的种子真正生根发芽。”
正午的阳光渐渐热烈,花田中的向日葵竞相绽放,如同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苏晚晴、陆承渊、秦峰并肩站在花田边,看着眼前岁月静好的画面——孩子们的笑声、伙伴们的畅谈、花田的芬芳、远处苏氏总部的轮廓,构成了一幅最温暖的画卷。
陈敬之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杯茶,笑着说:“振海常说,他毕生所求,不过是‘技术向善,岁月静好’。现在,他的愿望实现了。”
苏晚晴望着花田深处,仿佛看到父亲站在那里,面带欣慰的笑容。她知道,这份岁月静好,不是凭空而来,是废墟中拾阶而上的坚守,是人心聚拢的温暖,是制度革新的底气,是隐患清除后的安稳,更是所有伙伴并肩同行的结果。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波澜壮阔的纷争,只有晨光中的书香、花田中的笑语、伙伴间的默契、公益路上的坚守。这便是最动人的岁月静好,是余温沉淀后的安稳,是远路前行中的停靠,更是“用科技造福人类”初心最温柔的模样。
风拂过花田,带来阵阵清香,苏晚晴轻轻闭上眼睛,感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她知道,未来的远路仍需前行,普惠的使命仍要坚守,但只要身边有这些不离不弃的伙伴,有这份岁月沉淀的温暖,便足以抵御所有风雨,守护这份静好,直到永远。
喜欢荆棘之上玫瑰灼刃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荆棘之上玫瑰灼刃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