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的清晨,林小满是被一阵“咚咚”的敲门声和橘猫“汤圆”的叫声给闹醒的。她揉着眼睛坐起来,阳光已经透过窗户上的“定制福”字,在地板上投下了兔子和龙灯的影子,温暖而明亮。
“小满,快起来!江彻在楼下等你了!”妈妈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带着笑意,“他说今天要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让你快点下去。”
林小满心里一动,立刻从床上弹起来。她拉开窗帘,果然看见江彻站在楼下的老槐树下,手里似乎提着一个什么东西,正抬头往她的窗户这边看。四目相对,江彻笑着朝她挥了挥手,做了个“快下来”的口型。
林小满用最快的速度洗漱换衣,今天她穿了件鹅黄色的毛衣,外面套着件白色的羽绒服,显得整个人毛茸茸的,像个小团子。她抓起书桌上的兔子钥匙扣,挂在羽绒服的拉链上,又从橘色铁盒里摸出一颗水果糖揣进兜里,才匆匆跑下楼。
“你今天好早。”林小满跑到江彻面前,呼出的白气在清晨的空气里凝成一团。江彻今天穿了件深蓝色的冲锋衣,背着一个大背包,看起来精神十足。他把手里的东西递过来,是一个保温杯。
“我妈刚煮的姜枣茶,你喝一口暖暖身子。”江彻的眼睛亮晶晶的,“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有点远,可能会冷。”
林小满接过保温杯,喝了一口,姜的辛辣和枣的香甜瞬间驱散了所有寒意。“我们不去镇上的集市吗?”她记得昨晚江彻说的是去集市做灯笼。
江彻神秘地笑了笑,指了指不远处停着的一辆摩托车。“不去集市,我们去一个更好玩的地方。我爸的朋友在邻村有个做灯笼的小作坊,我们今天去那里,我亲手给你做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灯笼。”
林小满的眼睛瞬间亮了,像被点燃的烟花。“真的吗?”
“当然。”江彻帮她把背包的肩带调整好,“坐稳了,我们出发!”
摩托车驶出镇子,清晨的风带着田野的清新气息。路边的白霜还没化尽,像撒了一层盐。林小满坐在后面,双手紧紧环着江彻的腰,脸颊贴在他温暖的后背上。她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皂角香,混合着姜枣茶的味道,让她觉得无比安心。
大约骑了半个多小时,他们来到一个宁静的小村庄。村子里很安静,只有几声狗叫和远处传来的鸡鸣。江彻的朋友,一个姓王的伯伯,已经在自家院子里等他们了。院子里堆满了各种竹篾、彩纸和颜料,像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小彻来啦!这位就是小满吧?真是个漂亮的小姑娘。”王伯伯热情地招呼他们。
江彻介绍了一下,然后就迫不及待地拉着林小满来到工作台前。“我们从最基础的开始,先做灯笼的骨架。”江彻拿起一根细长的竹篾,小心翼翼地弯曲,用细线固定住,很快,一个六面体的灯笼骨架就初具雏形。他的动作很认真,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林小满在一旁看着,也忍不住想试试。江彻耐心地教她,手把手地教她如何控制力度,如何让竹篾的弧度更完美。两人凑在一起,头挨着头,呼吸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竹篾的清香和彼此的心跳声。
“你看,这样弯过来,再用胶水粘住。”江彻的声音低沉而温柔,他的大手包裹着林小满的小手,一起完成了一个角的固定。林小满的脸颊微微发烫,她偷偷看了一眼江彻,他正专注地看着手里的灯笼,侧脸的线条在晨光下显得格外柔和。
骨架做好后,就到了最有趣的环节——糊纸和绘画。王伯伯给了他们一些半透明的米纸,这种纸糊上去,晚上点燃蜡烛后,光会透得特别均匀好看。
江彻先糊好了灯笼的四面,留下两面空白。他拿起画笔,对林小满说:“这两面,我们一起来画。你想画什么?”
林小满想了想,从口袋里掏出那颗水果糖,剥开糖纸。“我想画这个,还有你。”她指着糖纸上印着的小兔子图案。
江彻笑了,拿起画笔,在纸上轻轻勾勒。他画得很快,但每一笔都很传神。很快,一个和林小满兔子布袋一模一样的小兔子就跃然纸上,小兔子的手里还拿着一颗小小的水果糖。
轮到林小满了,她深吸一口气,学着江彻的样子,在另一面纸上画了起来。她画得有些笨拙,但很认真。她画了一个小小的、戴着围巾的女孩,旁边站着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孩,他们手牵着手,头顶上是一轮弯弯的月亮。
画完后,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看江彻:“我画得不好看。”
江彻却看得入了神,他伸手,轻轻抚摸着画上那两个小人。“不,这是我见过最好看的画。”他的声音里充满了珍视,“以后,这就是我们的灯笼了。”
接下来,他们给灯笼装上了红色的流苏和提杆。江彻还在灯笼的顶部,用金色的颜料写下了两个小小的字:“小满”。
当整个灯笼完成时,已经是中午了。王伯伯帮他们在灯笼里放上蜡烛,点燃。温暖的烛光透过米纸,将上面的画映照得朦朦胧胧。小兔子、牵手的小人,还有“小满”两个字,都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