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塞尔学院的暑假在7月的浪潮中,拉开序幕。
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繁忙的跑道。
路明非站在一家规模不小的免税店里,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有点眼花缭乱。给叔叔婶婶和路鸣泽带什么好呢?他对美国特产实在没什么研究。
“师兄,你说……带点啥回去好?”路明非拿起一罐包装花哨的坚果,又看了看旁边一堆印着“I ? NY”的帽子T恤,有点拿不定主意,“我婶婶喜欢实用点的,叔叔好烟酒,路鸣泽那小子就认牌子……”
楚子航推着两人的登机箱,如同一座沉默的灯塔矗立在他身旁。闻言,冰蓝色的眼眸扫过货架,给出了极其务实的建议:“维生素、鱼油,长辈用。杰克丹尼威士忌,男士。苹果电子产品,年轻人。”
路明非眼睛一亮:“有道理!”他立刻行动:给婶婶挑了几瓶标注着“中老年女性专用”的综合维生素和深海鱼油礼盒,给叔叔选了一瓶包装精美的杰克丹尼田纳西州威士忌,至于路鸣泽……他最终咬牙拿了个最新款的iPod Touch,这玩意儿在高中生里绝对是硬通货,够堵那小胖子的嘴了。楚子航全程沉默地充当人形行李架和移动参照物,看着他像松鼠囤粮一样往购物篮里塞东西。
巨大的空客A380平稳地爬升至平流层,舷窗外是翻滚的云海。机舱内,乘客大多在休息或看电影。路明非和楚子航坐在靠窗的位置,难得的闲暇时光。
“师兄,你看过《浮士德》吗?”路明非放下手中的杂志,忽然开口问道。他语气随意,像是在聊一个普通的文学话题。
楚子航侧过头,微微颔首:“歌德的巨着。魔鬼梅菲斯特与浮士德的赌约,人类对知识、权力、爱情、美的无尽追求,最终在创造性的劳动中找到救赎。”他的回答精准而学术,如同在课堂上复述要点。
“是啊,”路明非靠在椅背上,目光投向舷窗外无垠的蓝天,声音带着一丝悠远,“为了追求自己渴望的东西,哪怕明知是与魔鬼交易,哪怕付出灵魂的代价,也义无反顾……你说,浮士德最后真的赢了吗?或者说,他追求到的‘那一刻’,真的值得他付出的一切吗?”他的目光似乎无意地扫过楚子航。
楚子航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这个哲学命题:“歌德认为,在创造的瞬间,人是可以满足的。但这满足,是否足以抵消之前的迷失与代价……因人而异。”他的回答依旧冷静客观。
“也许吧。”路明非笑了笑,话题忽然一转,“那《罗密欧与朱丽叶》呢?莎翁的悲剧。两个家族的世仇,却诞生了最纯粹炽热的爱情。为了爱,可以抛弃姓氏,可以直面死亡……师兄,你觉得,如果罗密欧和朱丽叶知道他们爱情的结局是双双殒命,他们还会选择在阳台下相遇吗?还会选择私定终身吗?”
楚子航冰蓝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波动。爱情,对他而言是比《浮士德》更遥远和难以理解的领域。
他思考了几秒,给出了一个非常“楚子航”式的答案:“从理性角度看,预知悲剧结局会极大降低选择的可能性。但情感,往往是非理性的。剧本的设定,本身就强调了宿命与冲动的不可抗力。”
他顿了顿,补充道,“悲剧的美学价值,往往在于其不可避免性。”
“宿命与冲动……”路明非低声重复着,眼神深邃地看着楚子航,仿佛透过他那张俊美却缺乏表情的脸,看到了未来那个尼伯龙根深处绝望的拥抱和冰冷的刀锋。“是啊,有时候,明知道是飞蛾扑火,也控制不住那奔向光明的本能。哪怕结局是毁灭,那一刻的绚烂,也足以刻骨铭心,让人无怨无悔。对吧,师兄?”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慨,仿佛在谈论剧中人,又仿佛在诉说某种无法明言的预言。
楚子航微微蹙眉,他感觉到了路明非话语里更深沉的东西,但那种情绪过于复杂,超出了他惯常理解的范畴。
他最终只是点了点头:“戏剧的感染力,正在于此。”
楚子航并不知道,路明非谈论的浮士德的执着、与魔鬼的交易、罗密欧与朱丽叶那被世仇诅咒却炽烈燃烧的爱情、以及那飞蛾扑火般的宿命感,每一个字,都精准地指向了他自己未来那场痛彻心扉的爱恋与抉择。
路明非在谈论艺术,更在谈论楚子航即将被改写的、血色的命运篇章。
飞机穿越晨昏线,降落在机场T3航站楼。两人取行李,过海关。
“师兄,”路明非深吸了一口熟悉的空气,看向身边的楚子航,脸上带着点期冀和小心,“那个……能不能先陪我去趟我家?跟叔叔婶婶报个平安。然后……我想跟你去你家拜访一下叔叔阿姨?”
楚子航看着他,眼神示意他继续。
路明非挠了挠头,组织着语言:“是这样,我跟我叔叔婶婶住一起,他们……尤其是我婶婶,管得挺严的。平常晚上出门或者晚归都要报备,更别说在外面过夜了。我高中那会儿就特别想自己搬出来住,自由自在,可惜兜比脸干净。”他从口袋里拿出了自己引以为傲的黑卡,语气轻松起来,“现在不一样了,校长给的经费很足。而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