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学吉他的当天,我就拿着手机在地图上搜家附近的吉他工作室。筛选掉 “课程太贵”“距离太远” 的选项后,最终锁定了一家藏在老巷子里的 “弦音工作室”。推开刷着浅木色漆的木门,松香混着木质的味道扑面而来,墙上挂满了不同款式的民谣吉他,从入门款的合板吉他到进阶款的单板吉他,琴身上的木纹清晰可见,看得我手痒。
“想学长什么样的?” 一个穿黑色 T 恤的男人从里间走出来,他留着利落的短发,手指修长,指节处有层浅褐色的茧。他是陈老师,工作室的主理人,也是后来教我吉他的老师。我指着墙上一把浅棕色的入门款民谣吉他:“就这个,听说民谣吉他新手好上手,我想报个速成班,暑假能弹会几首曲子就行。” 陈老师点点头,从琴架上取下那把吉他递给我:“试试手感,这把弦距调得低,按起来不费劲。20 节课的速成班,每周三次,每次一小时,能教你基础乐理、常用和弦和五首完整曲目,行的话今天就能开课。” 我抱着吉他试了试,琴身贴在胸口很舒服,当即拍板:“就它了,今天就开始学。”
第一节课的重点是 “认识吉他” 和 “基础姿势”。陈老师先拿了张吉他构造图铺在桌上,指着图上的标注讲解:“琴头里的弦轴负责调弦,琴颈上的 20 个金属条叫品丝,相邻品丝间的格子是品格,琴身中间的音孔是共鸣腔,六根弦从粗到细依次是 6 弦到 1 弦,对应的音名是 E、A、D、G、B、E,记牢这个,以后调弦、找音都得用。” 讲完理论,他让我坐在带靠背的木椅上,双脚平踩地面,把吉他凹陷处贴在右胸口,琴颈微微向上倾斜 45 度:“左手自然搭在琴颈上,手腕别塌,要立起来;右手放在音孔右侧,掌心对着音孔,手指自然弯曲。姿势不对,弹久了胳膊会酸,还会影响按弦准度,先保持这个姿势五分钟,找找感觉。”
我刚坐两分钟,胳膊就开始发僵,想动又不敢动。陈老师看出我的局促,笑着说:“不用绷这么紧,放松点,肩膀别耸,就像平时坐着一样,只是多抱了把吉他。” 他走过来帮我调整了一下琴颈角度,又把我左手手腕轻轻往上抬了抬:“这样是不是舒服多了?再坚持三分钟,习惯了就好。”
接下来是调弦,这是新手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陈老师把电子调音器夹在琴头上,打开开关,先调 6 弦:“先拧弦轴,听声音,调音器上显示‘6E’且指针指到中间、灯变绿,就是准了。新手调弦别太用力,弦轴要慢慢拧,不然弦容易断。” 他一边说一边拧动 6 弦的弦轴,琴弦的音高慢慢变化,从一开始的浑浊变得清亮,调音器上的红灯慢慢变成绿灯。我学着他的样子调 6 弦,刚拧了两下,琴弦 “嗡” 的一声突然变尖,调音器瞬间飙红。陈老师赶紧按住琴弦:“停!太急了,你看弦轴上有螺纹,一圈圈慢慢拧,听到声音接近 E 音时,每次只拧半圈,直到灯变绿。” 我按他说的放慢速度,眼睛盯着调音器,手指轻轻转动弦轴,反复试了三次,终于把 6 弦调准,绿灯亮起的那一刻,我长舒了一口气。
调完六根弦,正式进入 “按弦” 环节。第一节课学的是 C 和弦,需要左手食指按 1 弦 1 品、中指按 2 弦 3 品、无名指按 3 弦 2 品。陈老师握着我的左手,把手指放在对应的品格上:“指尖要垂直按在品格中间,别碰品丝,也别碰到其他弦。你看,指节要弯成小山丘,不能塌下去,这样按弦才有力,声音才干净。” 我按照他说的按下去,刚用拨片拨动琴弦,就发出 “滋滋” 的杂音 —— 中指不小心碰到了 1 弦。陈老师让我把手指抬起来,单独练中指按 2 弦 3 品:“先练单指按弦,每个手指按十次,感受一下指尖发力的感觉,按下去后拨弦,没杂音再练下一个手指。”
我坐在椅子上,一遍遍地练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按弦动作,指尖很快就红了,按在琴弦上像被针扎一样疼。陈老师递来一个指力器:“疼了就捏两分钟这个,锻炼指力,过几天指尖长茧就不疼了。新手按弦都这样,别因为疼就放弃,坚持一周就能适应。” 我捏着指力器,指节咯吱响,歇了会儿又继续练,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 C 和弦按好。
练了 20 分钟按弦,开始学右手拨弦。陈老师教的是最基础的分解和弦节奏型 ——。“拇指负责拨 4、5、6 弦,食指拨 3 弦,中指拨 2 弦,无名指拨 1 弦,” 他一边示范一边数节奏,“5 弦(拇指)、3 弦(食指)、2 弦(中指)、3 弦(无名指)、1 弦(拇指)、3 弦(中指)、2 弦(食指)、3 弦(无名指),速度要均匀,别忽快忽慢,先跟着我数拍子。” 他的手指在琴弦上灵活跳动,清脆的声音跟着节奏响起来。我跟着他的节奏,右手手指却总不听使唤,要么拨错弦,要么把 3 弦和 2 弦弄混。陈老师干脆拿着我的手,让我的手指贴着琴弦:“别急,先不看琴,感受手指对应的琴弦位置,拇指找到 5 弦的位置,食指找到 3 弦,多摸几次就记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