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后的江南,七月的阳光愈发热烈,梧桐树叶被晒得油亮,蝉鸣声此起彼伏,像在为重启的生活伴奏。我和逼哥站在儿童乐园门口,看着熟悉的旋转木马和攀岩墙,心里满是久违的踏实 —— 距离小区解封已经过去三天,今天是我重新回兼职岗位的日子,逼哥也特意早起,陪我一起来,顺便去附近的公司提交转正材料。
“老板,我回来啦!” 推开儿童乐园的玻璃门,我笑着跟柜台后的王哥打招呼。他抬起头,看到我,赶紧站起来:“张凡,可算等你回来了!隔离这些天,好多家长都问你怎么没来,尤其是之前那个怕高的小男孩,每天都念叨‘张凡哥哥什么时候回来’。” 我心里一暖,走到攀岩区,看到小陈正在引导孩子穿戴护具,她看到我,笑着挥挥手:“快来帮忙,今天人特别多,我一个人快忙不过来了。”
重新戴上熟悉的工作牌,拿起护具检查,手指触碰到熟悉的魔术贴,心里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很快,那个穿蓝色外套的小男孩就来了,他看到我,兴奋地跑过来:“张凡哥哥!你终于回来了!我这段时间每天都来,就等你陪我攀岩呢!” 我蹲下身,帮他系好安全带:“那今天咱们挑战一下更高的高度,好不好?” 他用力点点头,眼睛里满是期待。
兼职的日子重新步入正轨,每天和孩子们相处,听着他们的笑声,之前隔离时的焦虑也渐渐消散。王哥还特意给我涨了兼职工资:“这段时间辛苦你了,隔离期间也没耽误你准备答辩,现在回来好好干,以后要是想全职,随时跟我说。” 我心里满是感激,笑着说:“谢谢王哥,我会好好干的,等拿到毕业证,要是找工作不顺利,肯定来投奔您。”
另一边,逼哥的转正事宜也在顺利推进。提交完实习报告和转正申请后,公司领导找他谈了话,说他这段时间的表现很突出,尤其是隔离期间的居家办公,不仅按时完成了工作,还主动帮同事处理了几个紧急项目,转正基本没问题,就等月底的正式通知。“太好了!” 那天晚上,逼哥兴奋地拉着我和小林去吃小龙虾,“等转正了,我就申请涨工资,到时候咱们换个大点的房子,把阳台布置成小花园,周末还能一起烧烤。” 小林笑着说:“那我可得提前把摄影器材准备好,到时候给你们拍点‘阳台花园写真’,说不定还能吸引几个客户。”
小林的摄影工作室也重新营业了,解封后的第一周,就有好几个客户预约拍照 —— 有想拍家庭写真的,有想拍夜市美食的,还有之前推掉的客户,也都纷纷重新预约。“没想到隔离期间发的夜市照片这么受欢迎,好多客户都说想拍一组有烟火气的写真,就像我发的照片那样。” 小林一边整理客户订单,一边跟我们说,“我打算下周推出‘江南烟火’写真套餐,专门拍夜市、菜市场、老巷子,肯定能火。” 我和逼哥都很支持他,还主动提出要当他的 “免费模特”,帮他拍样片。
周末的时候,我们三个一起去了小林的工作室。工作室不大,但布置得很温馨,墙上挂着他拍的江南风景照,桌子上摆着几台相机和镜头,角落里还放着客户送的小盆栽。“来,咱们先拍组夜市样片,就去上次吃小龙虾的那条街,晚上人多,烟火气足。” 小林拿出相机,给我和逼哥分配了 “角色”—— 我负责拿着烤串 “出镜”,逼哥负责假装和摊主聊天,营造出自然的生活场景。
傍晚的夜市,人来人往,灯光璀璨。小林举着相机,在人群中寻找最佳角度,时不时提醒我们:“凡子,你咬烤串的时候自然点,别太刻意;逼哥,你跟摊主聊天的时候笑一笑,显得更亲切。” 路过孙记小龙虾摊位时,老板看到我们,笑着打招呼:“你们又来拍照片啊?要不要进来吃点小龙虾,免费给你们当背景板!” 我们笑着走进摊位,老板还特意给我们端了一盘刚做好的小龙虾,红色的小龙虾摆在白色的盘子里,配上夜市的灯光,拍出来格外有食欲。
拍样片的过程很顺利,路过的居民看到我们,还以为是在拍纪录片,纷纷笑着躲开,偶尔还有人主动问小林:“摄影师,你们这是拍什么啊?能不能也给我们拍几张?” 小林趁机跟他们介绍自己的 “江南烟火” 套餐,不少人都表示有兴趣,还加了他的微信。“没想到拍样片还能顺便拉客户,这波不亏!” 小林兴奋地说,脸上满是成就感。
拍完样片,我们一起去吃了炒河粉,老板看到我们,笑着说:“你们上次拍的照片我看到了,拍得真好,好多老顾客都问我是不是上电视了。” 我们笑着说:“以后您要是想宣传,随时找我们,给您打八折。” 老板高兴地说:“好啊,等我儿子放假回来,就让他跟你们拍一组写真。”
回到家,已经快十一点了。逼哥坐在沙发上,翻看小林拍的样片,时不时发出 “这张拍得好”“那张角度不错” 的赞叹;小林则坐在电脑前,开始修图,他说要赶在明天早上把样片发出去,吸引更多客户;我坐在旁边,打开招聘网站,开始投递简历 —— 之前完善的简历终于派上了用场,我投了几家新媒体运营公司,都是在江南本地的,离家不远,待遇也不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