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港的清晨,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息扑面而来。初升的朝阳将万道金光洒向港湾,十二艘新式战舰如黑色巨鲸般静静停泊,铁甲在晨光中泛着冷硬的光泽。这是大明新式水师的精锐——东海舰队,每艘战舰的烟囱都冒着淡淡的煤烟,预示着随时可以启航出征。
沈惊鸿在登州水师参将黄龙的陪同下,沿着码头缓步而行。他今日特意换上了一身戎装,玄色披风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大人请看,黄龙指着旗舰镇海号巍峨的舰身,语气中带着难掩的兴奋,按照您的设计,全舰覆盖三寸锻铁装甲,就是红毛夷最重的炮弹也难以击穿。
沈惊鸿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舰首那门巨大的双联装火炮:炮塔的转动测试过了吗?
回大人,已经测试过数十次。采用蒸汽动力后,整个炮塔旋转一周只需半刻钟,比人力快上数倍。弹药提升也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装填速度提升三成不止。
两人登上镇海号,沈惊鸿仔细检查了每个细节。从炮位的布置到动力的传输,从装甲的接缝到了望台的视野,他都一一过问。就在他准备下令试航时,一骑快马疾驰而至,马蹄在码头的青石板上溅起串串火星。
信使跃下马背,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插着三根红色翎羽的急报:大人,辽东急报!罗刹人在精奇里江口增兵,新建了两个据点,还在江对岸架设了火炮!
沈惊鸿神色一凛,迅速拆开急报。他的眉头越皱越紧,最终将急报重重合上:黄龙,海防之事就交给你了。记住,以威慑为主,不可轻易开启战端。我要立即返回沈阳。
辽东危局
三日后的沈阳总兵府内,气氛凝重。沈惊鸿风尘仆仆地赶回,连披风都来不及解下就立即召集北疆将领议事。
巨大的北疆沙盘前,众将肃立。沈惊鸿手持长鞭,指向精奇里江口新出现的两个红色标记:罗刹人这是看准了我们主力在东海,想趁机在北方得利。据探子回报,这两个据点各有驻军二百,配备火炮六门,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在黑龙江的航道。
参将周遇吉上前一步:大人,让末将领兵前去,定将这些罗刹蛮子赶回西岸!
沈惊鸿摇头:不可。如今东海局势未明,北疆不宜大动干戈。况且...他的长鞭在沙盘上划出一道弧线,罗刹人选择在此时发难,恐怕别有用心。
他沉吟片刻,下达命令:周遇吉,你率巡防营精锐五百,联合达斡尔各部,对罗刹据点实施骚扰。记住,以焚毁其补给、切断其退路为主,不必强攻坚垒。
末将领命!
待众将散去,沈惊鸿立即修书一封,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北疆局势危急,罗刹人趁虚而入。臣请暂缓东海攻势,集中精力巩固北防。若使罗刹人在北疆站稳脚跟,恐成心腹之患...
五日后,朱由校的回复就到了:准奏。北疆事务,卿可全权处置。东海之事,可委黄龙相机而动。
双线博弈
天启九年四月,北疆的冰雪刚刚消融,战事便已展开。周遇吉率领的巡防营化整为零,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不断袭击罗刹人的补给队。达斡尔猎手们在丛林间神出鬼没,用毒箭和陷阱让罗刹人寝食难安。
然而就在北疆战事胶着之际,东海的急报又至:倭国舰队三十余艘安宅船逼近朝鲜巨济岛,与明军水师形成对峙。
黄龙严格执行沈惊鸿的事先部署,派出、两艘铁甲舰前出威慑。这两艘完全不依赖风帆的战舰在倭国水军面前展示了惊人的机动性,在无风状态下依然能够快速航行、灵活转向。倭国水军大惊失色,不敢接战,仓皇退去。
但北方的局势却愈发紧张。罗刹人显然有备而来,不仅增兵至千人,还带来了射程更远的新式火炮。
大人,罗刹人的火炮能在二百丈外准确命中目标。周遇吉带着伤回报,巡防营已经有数十人伤亡,达斡尔人也损失了二十多个勇士。
沈惊鸿站在北疆地图前,久久不语。突然,他转身下令:传令给黑水堡,把新试制的那二十门后装线膛炮全部调来。另外,让格物院的人加快蒸汽破冰船的研究,我们要在封冻前控制整个黑龙江航道!
以攻代守
五月,黑龙江两岸春暖花开,沈惊鸿却决定在这个看似不宜用兵的季节发动反击。他亲自率领一千精锐,乘坐新下水的浅水蒸汽船,北上黑龙江。
大人,您亲自前往太过危险。周遇吉等人纷纷劝阻,让末将前去即可。
沈惊鸿摇头系紧披风:罗刹人之所以敢如此猖狂,就是认为我们不敢深入北疆。我要让他们知道,大明的疆土,寸步不让!
船队逆流而上,新式的蒸汽船展现出了惊人优势。不同于需要纤夫拉拽的传统船只,这些冒着黑烟的钢铁巨兽在江水中破浪前行,让沿岸的罗刹哨兵目瞪口呆。
在精奇里江口,沈惊鸿指挥部队发起突袭。新式的后装线膛炮在三百丈外就开始轰击,准确命中罗刹人的炮台。明军士兵乘坐特制的登陆艇快速靠岸,在火炮掩护下发起冲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