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九年腊月,漠北的寒风卷着冰屑,发出刺耳的呼啸。镇北城议事堂内,炭火烧得噼啪作响,却驱不散满室的肃杀之气。墙壁上悬挂的巨幅北疆舆图前,双方代表分坐长桌两侧,烛光在每个人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
罗刹特使戈洛文抚摸着貂皮大氅的镶边,镶着红宝石的戒指在烛光下闪烁。他刻意用戴着皮手套的手指敲击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总督阁下,我奉沙皇米哈伊尔陛下之命前来。根据我们先祖用鲜血开拓的疆土,要求以黑龙江为界,江北之地尽归罗刹所有!
周遇吉按刀而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礼部郎中张文启正要开口驳斥,却被沈惊鸿抬手止住。
就在这时,报——一名亲兵疾步入内,单膝跪地,大人,罗刹骑兵五百余人突袭精奇里江哨站,我军伤亡三十余人,哨站粮仓被焚!
戈洛文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得意,正要开口,却见沈惊鸿缓缓起身。这位年轻的总督面色平静如水,但眼中射出的寒光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一凛。
既然特使想要见识大明的待客之道,沈惊鸿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整个议事堂,那便请明日移步城楼观礼。送客!
炮火铸真理
翌日破晓,江面上的浓雾尚未散去,刺骨的寒风卷着雪花拍打在城楼上。戈洛文紧了紧身上的皮裘,望着空荡荡的江面,暗自嗤笑明人的虚张声势。
突然,江心传来一声悠长的汽笛,震碎了清晨的宁静。五艘铁甲战舰破开浓雾,黑色的舰体如同蛰伏的洪荒巨兽,在晨曦中显现出狰狞的身影。更令戈洛文心惊的是,这些战舰完全没有帆缆,只有高耸的烟囱喷吐着浓密的黑烟,在白雪皑皑的江岸衬托下格外醒目。
开火!站在城楼上的周遇吉令旗挥下。
刹那间,舰炮齐鸣。戈洛文目瞪口呆地看到,五里外罗刹军据点的木制堡垒在第一次齐射中就轰然倒塌,紧接着第二轮炮火准确命中了据点内的火药库,剧烈的爆炸声震耳欲聋,冲天的火光将半个天空都染成了橘红色。
这...这是什么妖术?戈洛文手中的望远镜险些跌落,他勉强扶住城墙,手指因用力而发白。
沈惊鸿负手而立,玄色披风在寒风中猎猎作响:特使现在可见识了?我大明炮舰最远可击六里之外,精度更是远超贵军那些老旧火炮。
枪械显锋芒
正午时分,沈惊鸿亲自陪同戈洛文前往战场巡视。所到之处,尽是罗刹军队溃败的景象。明军士兵正在有条不紊地清理战场,收缴武器,救治伤员。
在一处刚刚结束战斗的阵地前,戈洛文看到了更令他心惊的一幕:明军士兵手持一种造型奇特的火器,既不需要火绳,也不需要燧石,却能连续射击。每当扣动扳机,就有一声清脆的枪响,远处的目标应声而碎。
沈惊鸿从一名士兵手中取过一支步枪,精钢打造的枪身在雪光中泛着冷冽的幽光,惊鸿二式的铭文清晰可见。他熟练地打开枪膛,向戈洛文展示其独特的双弹仓设计。
此铳一次装填,可连发两弹。话音未落,沈惊鸿抬手便射。二百步外的木靶应声碎裂,不等众人反应,第二枪接踵而至,另一个靶子顿时炸成碎片。
硝烟弥漫中,沈惊鸿将微烫的枪械递向戈洛文,意味深长地说:特使可知,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戈洛文颤抖着接过这支尚有余温的火枪,精钢枪管上雕刻的龙纹图案刺得他眼睛生疼。这支不需要火绳、不惧风雨的利器,让他想起罗刹军中那些老旧的烧火棍,强烈的对比让他几乎站立不稳。
武备慑敌胆
当日下午,谈判重新开始。戈洛文早早地就坐在了谈判桌前,脸上的傲慢之色早已消失无踪。
沈惊鸿命人抬来三个紫檀木匣。第一个木匣打开,里面躺着一支造型典雅的惊鸿一式燧发枪。沈惊鸿随手将其推到一旁,轻描淡写地说:此铳已淘汰,现只配给二线部队。
第二个木匣中,惊鸿二式击发枪静静陈列在锦缎之上。沈惊鸿轻抚枪身,语气中带着自豪:双弹连发,百步毙敌,现为我军主力装备。
第三个木匣内,并排陈列着雷霆式霰弹枪和迅电式手铳。沈惊鸿拿起手铳在指间灵巧地转了个圈:五连发手铳,将官防身;霰弹破敌,三十步内无可抵挡。
戈洛文面色惨白地抚过这些兵器,特别是那支双弹仓的惊鸿二式,精巧的结构远超他的认知。他试着扳动击锤,发现机构运转极其顺滑,远非罗刹军队使用的粗糙火器可比。
这些...贵军已列装多少?戈洛文的声音干涩。
沈惊鸿轻笑:特使觉得,我会把家底都摆在谈判桌上?
条约定疆界
天启九年十二月二十日,《中俄尼布楚条约》在明军炮舰环伺下正式签署。条约用汉、俄、蒙三种文字书写,主要内容包括:
一、明确以勒拿河主航道中心线为界,河东属大明,河西属罗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