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艺村落:一封“手写信”,承载着坚守与感恩
云南青溪村的李阿公,在团队临走前,郑重地递给陈曦一封手写信。信纸上的字迹有些颤抖,却格外工整,字里行间满是真挚的感恩与坚守。
“小陈同志及‘曦·承非遗’的各位朋友:你们好!我是青溪村的漆艺传承人李阿公,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写下这封信,想对你们说一声谢谢!”
“我做漆艺已经五十多年了,亲眼看着漆艺从热闹到冷清,看着身边的老伙计一个个离去,看着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我心里既着急又难过,怕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在我手里失传。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你们来了,给我带来了希望。”
“你们不仅给我送来了资金和技术,帮我改造工坊,还帮我对接订单,让我的漆艺作品能卖出去;你们还帮我招募年轻徒弟,教他们现代设计和智能技术,让漆艺手艺得以传承。现在,村里有15个年轻人跟着我学漆艺,我的漆艺作品也销往了全国各地,甚至海外,我这辈子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你们常说,非遗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我现在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我会带着年轻徒弟们,好好传承漆艺手艺,不断创新,让漆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我也会教育徒弟们,要懂得感恩,要把你们的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我的帮助与支持,感谢你们为青溪村做的一切。你们是漆艺的救星,是我们村的恩人!以后有空,一定要常来青溪村看看,我会用最好的漆艺作品招待你们!”
“此致 敬礼!青溪村漆艺传承人:李阿公 202X年X月X日”
陈曦读完信,眼眶早已湿润。她握着李阿公的手:“阿公,您太客气了。保护和传承非遗是我们的责任,您坚守漆艺几十年的精神,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以后我们会继续支持您,让青溪村的漆艺走向世界!”
李阿公还为每个团队成员准备了一个亲手制作的漆艺书签,上面刻着每个人的名字和“匠心传承”四个字。“这是我用最好的漆树汁做的,能保存几十年,希望你们能记住青溪村,记住我们的漆艺,记住我们之间的情谊。”李阿公说道。
年轻传承人们也围了上来,纷纷表示:“我们一定会好好学手艺,不辜负你们的帮助,让漆艺发扬光大!以后我们会常给你们寄我们的新作品,让你们看看我们的进步!”
返程路上:温暖相伴,砥砺前行
踏上返程的路,团队成员们手里捧着帮扶对象送的礼物,心里满是感动与温暖。竹编礼盒、手作作品、手写书信、成长相册,这些看似普通的礼物,却承载着最真挚的感恩与情谊,成为他们心中最珍贵的财富。
“这次走访,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帮扶对象的改变,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付出的价值。”苏医生感慨道,“一句谢谢,一个拥抱,一件手作,都让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林砚舟看着手中的漆艺书签:“这些礼物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激励。以后我们要更加用心地做产品、做公益,不辜负他们的信任与期待。”
沈亦舟翻看着直播间的回放:“这次走访直播累计观看量突破8000万,收获了大量好评,还吸引了不少企业和个人想参与我们的公益项目。这说明,只要我们用心做公益,就会有更多人加入我们,一起为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赵村长摸着手里的竹编平安扣:“帮扶对象的改变,让我更加坚定了传承非遗的决心。以后我要多抽时间,教更多人学手艺,让老手艺能帮助更多人。”
周教授捋了捋胡须:“这些温暖的瞬间,是公益路上最宝贵的财富。它们让我们明白,公益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双向的治愈与成长。我们帮助了他们,他们也用真诚与感恩,温暖了我们,激励了我们。”
陈曦看着窗外的风景,眼神坚定:“这些温暖的瞬间,将成为我们前行路上最强大的动力。第五卷,我们不仅要让非遗走向世界,还要把这份温暖与爱传递到全球,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的力量,感受到公益的温度。”
车子在夜色中前行,车灯照亮了前方的道路。帮扶对象的致谢,如同一束束光,照亮了“忠犬联盟”的公益之路,也照亮了他们的初心。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温暖与感动,在“文明互鉴·世界共享”的征程中,坚定前行,书写更加精彩、更加温暖的篇章。
喜欢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