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三年,京城的秋雨连绵不断。刑部主事陈敬安裹紧官袍,穿过西四牌楼,向义庄方向走去。他刚接到命令,要亲自查看三日前发现的三具尸体。
陈大人,您来了。义庄看守老刘见到陈敬安,连忙行礼。
尸体还在原地吗?陈敬安问道,眼中闪烁着职业验尸官的锐利光芒。
回大人,都在东厢房,按照您的吩咐,没有移动。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腐臭夹杂着檀香扑面而来。陈敬安点燃随身携带的艾草香囊,才缓步走入。三具棺材整齐排列,两具已经打开,第三具尚未开封。
前两具尸体异常古怪,我已请示了步军统领衙门。老刘低声道,死者颈上均有两个细小孔洞,似被尖物所刺,但伤口周围皮肤呈现不自然的青紫色。
陈敬安戴上手套,走向第一具尸体。掀开白布,他看到一具中年男尸,面色苍白如纸,嘴唇却呈现出诡异的紫黑色。他仔细检查尸体颈部,果然发现两个极小的孔洞,周围组织有明显被吸吮的痕迹。
奇怪,这不像是普通尸变。陈敬安喃喃自语,翻开死者的衣襟,发现胸口有一块奇特的青色斑痕,形状如月牙。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大人!大人!一名衙役慌忙闯入,又发现一具尸体,在东城根儿!
陈敬安迅速起身,与衙役一同前往现场。新的尸体是一名年轻女子,同样颈上有两个细小孔洞,胸口的青色月牙印记清晰可见。
这两日已有五人遇害,都是这样的死法。衙役汇报道,百姓们传言是吸血鬼作祟,已经开始恐慌了。
陈敬安蹲下身,仔细检查女尸的指甲。他发现死者的手指甲缝中有细微的黑色绒毛。
取火把来。他对随从说道。
夜幕降临,陈敬安带着衙役们来到附近的荒废宅院。月光透过残破的窗棂,洒在满是尘土的地面上。他蹲下身,忽然发现地上有一串细小的脚印,通向一间密室。
小心,可能有危险。陈敬安拔出腰间的佩刀,示意衙役们点燃火把。
密室内,一张古老的八仙桌上摆着铜镜、朱砂碗和几张黄色的符纸。墙上挂着一幅画像,画中是一位身穿清代服饰的女子,容貌艳丽却眼神阴鸷。画像下方是一口封闭的檀木箱。
陈敬安小心翼翼地打开箱子,里面竟是一套完整的清朝官服,领口处绣着精致的团花,胸前佩戴着一块玉坠。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官服内似乎还有人体的温度。
这是什么?陈敬安皱眉,伸手触碰官服,突然感到一阵刺痛。他猛地缩回手,发现指尖已经渗出血珠。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怪异的呼啸声,如同婴儿啼哭,又似风穿过狭窄的缝隙。陈敬安冲到窗前,只见一个黑影从屋顶掠过,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
他命令道。
追至附近的义庄,陈敬安发现一口新挖的墓穴,里面有新鲜的泥土气息。他蹲下身,用手扒开表面浮土,突然摸到了冰冷僵硬的手指——一具新下葬的尸体竟不翼而飞!
大人,您看这个。一名衙役指着墙角,那里有一滩暗红色的液体,形状如月牙,散发着铁锈般的气味。
陈敬安蹲下身,用手指蘸了一点液体,放在鼻尖闻了闻。一股腥甜的气味让他眉头紧锁。
这不是普通的人血。他沉声道,其中混有其他物质。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陈敬安抬头望去,只见一名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骑马疾驰而来。
陈大人!来人喊道,圣上已经得知此事,命您即刻进宫面圣!
第二章:紫禁城秘闻
养心殿内,烛火摇曳。咸丰皇帝端坐龙椅之上,面色凝重。殿角的红烛映照着墙上悬挂的先帝画像,投下诡异的阴影。
陈敬安,朕听说你查到了些眉目?咸丰的声音低沉而紧张。
陈敬安跪地行礼:回皇上,臣确实发现了一些蹊跷之处。近日死者皆为满族八旗子弟,颈上有两个细小孔洞,胸前有青色月牙印记,且尸体血液异常。
爱卿可知这是何人所为?
臣不敢妄言,但据臣调查,这似乎与一桩百年旧案有关。陈敬安小心翼翼地回答,康熙年间,京城曾有传言称有现世,随后便有多名八旗子弟离奇死亡,症状与今日相似。
咸丰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爱卿的意思是,这是百年诅咒?
臣不敢断言,但有一物臣想请皇上过目。陈敬安从袖中取出一个小木盒,缓缓打开,里面是一块玉佩,上面雕刻着精美的龙纹。
咸丰看到玉佩,面色骤变:这是...先祖留下的镇国之宝?
正是。臣在一名死者身上发现了这块玉佩的残片,而另一名死者身上则有与之相配的另一半。据臣推测,此物与所谓的吸血鬼有关。
咸丰沉默片刻,忽然问道:陈爱卿,你可听说过一说?
陈敬安心中一惊,面上却不露声色:回皇上,臣只听说过民间传说,从未当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