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玉兰姨就爱吃我炖的骨头汤。”他突然没头没脑地冒出一句,嘴角居然有点笑模样,“我今早起来特地早起,把你买的猪骨头,加山药、枸杞,小火慢炖了两钟头。她喝了两大碗!”
他咂咂嘴,回味无穷的样子:“你玉兰姨会享福啊,不像有些人,做一辈子饭,也做不出个名堂。”
这话像根针,扎进我心里。
母亲伺候他一辈子,临终前想喝口他熬的粥,他都说“不会”。如今在玉兰姨家,他倒成了煲汤高手。
父亲端起酒“吱喽”一口说:“老大给我干活,那是他应该的!老二给钱?哼,他挣钱最多,给这点算什么?”他掰着手指头算,像在清点欠账,“老三最孝顺,月月给钱,从不拖拉!”
最后,他斜眼瞥我:“你呢?也就逢年过节,拎点水果点心小零食食,你糊弄鬼呢?”
我握着筷子的手紧了紧。
没有答话……
年轻时帮弟弟们成家,我出的力、借的钱,他从不过问。
我儿子结婚,父亲弟弟们都不问问,钱紧不紧……如今我五十多了,还拖着个10岁的女儿,当保姆…摆摊挣辛苦钱…我也是没钱啊!如今他还觉得我给得少。
我鼻子一酸,忽然想起了电影骆驼祥子里的小福子……
“我和他又有什么两样?”
我正想说两句,反驳,有一箱大过年的图个开心。我端起饮料猛的灌了两口……
“你玉兰姨的孙子,那才叫出息!上次考试双百,我奖励了1000块!你家的……”父母瞥了眼小军,没再说下去。
小军“蹭”地站起来,椅子腿在瓷砖上划出刺耳的响声。
他脸色涨红,胸口剧烈地起伏着,嘴唇紧抿,目光扫过满桌的菜肴,最终落在姥爷那张刻薄的脸上,却只是硬邦邦地撂下一句:
“姥爷,祝您身体健康。我今天有点事,你们先吃吧,我走了!”
说完,他几乎是逃离般,转身就走,脚步又急又重,把一屋子的尴尬和寂静甩在身后。
“小军!”我急忙起身想追,却被身边的思李紧紧拉住了衣角。
女儿仰着小脸,眼睛里满是惊恐和不知所措,小声嗫嚅着:“妈妈……”
满桌寂静。
老父亲显然没料到一向温顺的外孙会如此反应,他举着筷子的手僵在半空,脸上先是错愕,随即被一种下不来台的恼怒取代。
他把筷子往桌上重重一拍,鼻子里“哼”出一声:“这、这什么态度!长辈还说不得两句了?真是越大越不懂规矩!”
头又扭向我:“青青,让你把个孩子教育成个啥了?简直是个“四不像”!”
大弟弟一家全程埋头干饭,大弟媳用胳膊肘悄悄捅了一下丈夫,大弟弟这才如梦初醒,含糊地打圆场:“爸,您别生气,小军这孩子可能真有事……姐,你快坐下吃饭,菜都凉了。”
他说话时眼神闪烁,根本不敢看我的眼睛。
三弟作为别墅主人,脸色最是难看。
这顿饭,他出钱、姐姐出力的团圆饭,被父亲几句话搅成这样。
他沉下脸,把手机“啪”地放在桌上,声音带着明显的不悦:“爸!大过年的,您少说两句行不行?非得把大家都弄得不开心的吗?我大姐忙活一上午图什么?”他转向我,语气缓和了些,“姐,你别往心里去,爸就这脾气。小军那儿……一会儿我去说说。”
他那个备受宠爱的儿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到了,眨巴着眼睛,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小声问:“妈妈,哥哥为什么走了呀?”三弟媳赶紧捂住儿子的嘴,低声道:“没事没事,快吃饭。”
我看着这一桌子的“亲人”,
又看看身边吓得不敢出声的小女儿,一股巨大的疲惫和悲凉瞬间淹没了我。
此刻我的喉咙发涩。
我极力让声音保持平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没事,大家都吃吧。小军……可能单位真有事。”我重新坐下,拿起筷子……
桌上的红烧肉油亮,清蒸鱼鲜嫩……
二弟忽然又提起大舅的事。我没等他说完,心酸又重新涌上心头,我忽然说:
“妈就是被‘扶弟’拖垮的。这债,到她死就算还清了。大舅的事,找他亲闺女去。”
这好像说我舅舅,又好像是在说在座的人……
父亲把碗重重一放:“你怎么说话呢?那是你亲舅!”
“亲舅?”我看着他,“他结婚时,我妈把家里攒了一年的钱500块又出去借了500块,给我舅拿去了,当我不知道?那钱是我妈省吃俭用攒的!”
而我上学时,需要100元学费,家里却拿不出来,我当时学习那么好,不得不辍学,不然,我今天还用当保姆吗?
父亲脸一沉,不接话了。
二弟打圆场:“姐,你看你现在不也挺好的么……”
大弟弟也接起话来:“就是呀,如果你能继续上学,不一定还遇不到——城市户口的马大柱呢!咱们村的人都还羡慕你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