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平稳地驶入南京站,伴随着广播里柔和的报站声,一种全新的、混杂着期待与陌生的气息扑面而来。凌空提着行李,跟随人流走出车厢,踏上了这座六朝古都的土地。九月的南京,暑气未完全消散,空气中弥漫着梧桐树特有的清冽和城市特有的喧嚣味道。
他的【环境感知:熟练】自动开启,收集着海量的新信息:不同于飞云县方言的吴侬软语和普通话交织,高大现代的站台建筑与远处若隐若现的古城墙形成的时空交错感,行色匆匆的旅客脸上各异的表情……所有这些,都汇成一股巨大的数据流,冲击着他的认知。
凌爸爸凌妈妈坚持送他来报到,此刻正忙着从行李架上取下沉重的箱子。凌空看着父母略显笨拙却异常认真的身影,心头涌上一股暖流。他深吸一口气,对自己说:“开始了。”
“‘程序化’入学报到与初识‘代码’”
南京大学的迎新工作组织得井然有序。从火车站到学校的接驳大巴,再到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指示牌和热情的志愿者,一切都像一套设计良好的程序,引导着新生们完成各项流程。
凌空很快进入了状态。他的【流程优化:熟练】本能地运转起来,迅速规划出了最高效的报到路线:先去工程学院接待点验证身份、领取材料包,然后去宿舍楼办理入住、放置行李,再去财务处缴纳剩余费用,最后去领取军训服装……他甚至在脑中模拟了可能出现的排队情况,准备了备选方案。
凌爸爸凌妈妈看着儿子熟练地处理各项手续,眼神里充满了骄傲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孩子真的长大了,不再需要他们事无巨细地操心了。
工程学院的接待点人声鼎沸。凌空排队时,下意识地观察着未来的同学们。大多和他一样,带着理科生特有的专注和些许腼腆,不少人穿着印有科幻元素或程序员梗的T恤。他听到前面两个男生正在激烈讨论着某个开源硬件平台的性能优劣,语速快得惊人。
“姓名,学号。”轮到凌空时,负责登记的学长头也不抬。
“凌空,2023XXXXXXX。”
学长在电脑上操作着,递给他一个厚厚的材料袋:“欢迎加入工科狗大家庭。宿舍在璞苑3栋501,这是钥匙、校园卡、新生手册……哦,你的室友应该已经到了一部分了。”
“谢谢学长。”凌空接过材料,迅速扫了一眼,信息准确无误。
前往宿舍的路上,凌妈妈忍不住感叹:“这学校真大,比我们飞云一中大太多了!”
凌空点点头,他的【空间记忆:熟练】已经开始绘制校园地图。林荫道两旁是高大的法国梧桐,阳光透过枝叶洒下细碎的光斑,红砖砌成的老建筑爬满了常春藤,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感和学术气息。这与他在飞云县想象的、充满冰冷金属和玻璃的现代化工科校园颇为不同,一种奇妙的融合感让他心生好感。
璞苑3栋501室。凌空用钥匙打开门,一股新装修的味道混合着青春的气息涌来。这是一个四人间,上床下桌,有独立的阳台和卫生间。已经有两个室友到了。
一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男生正吭哧吭哧地扛着一个巨大的哑铃往里走,看到凌空,露出爽朗的笑容:“嗨!新室友?我叫雷浩,来自东北!练体育的,特长生!”声音洪亮,带着一股扑面而来的热情。他的技能面板如果可见,【体能:精通】恐怕是跑不了的。
另一个则戴着黑框眼镜,瘦削白净,正安静地在书桌前组装一台造型奇特的电脑主机。他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简洁地自我介绍:“陈锐,本地人。”眼神锐利,透着技术宅特有的专注。凌空瞥见他桌上摊开的几本厚厚的英文原版书,书名都与人工智能和底层算法有关。【计算机硬件:精通?】、【算法理论:精通?】凌空暗自推测。
“凌空,来自江南省飞云县。”凌空也简单介绍自己。
“飞云县?好地方!听说风景不错!”雷浩热情地帮忙接过一个行李箱。
陈锐则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又低头继续摆弄他的主板。
凌空心中了然,未来的四年,他将与这些性格迥异、各有所长的“代码”共同运行在这个名为“501”的进程里。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挑战和趣味的组合。
“‘环境变量’加载:第一次宿舍夜谈”
安顿好行李,送走了千叮万嘱的父母,凌空站在略显空旷的宿舍里,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生活开始了。最初的陌生和拘谨,在当晚第一次宿舍夜谈中迅速消融。
雷浩是气氛担当,滔滔不绝地讲着东北的趣事和他练体育的经历,言语间充满豪气和幽默。陈锐话不多,但偶尔插话,总能一针见血,或者抛出某个冷僻的技术梗,引得凌空会心一笑。凌空则分享了飞云县的风土人情和自己捣鼓的一些小项目。
当凌空提到他那个基于传感器和简单算法的学习习惯分析原型时,一直没什么表情的陈锐突然来了兴趣:“数据采集频率是多少?用的什么分类模型?有没有考虑引入时间序列分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