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养成了每周五晚上一起看电影的习惯,有时在电影院,有时就窝在凌空或苏暮雨的宿舍用电脑看。看的片子五花八门,从科幻大片到文艺小品,看完后会随意地交流几句感受。凌空发现自己渐渐能欣赏那些节奏缓慢、注重情感描摹的影片,而苏暮雨也开始对硬核科幻里的设定产生兴趣。
一次,两人在苏暮雨宿舍看一部老电影《美丽心灵》,看到数学家纳什在学术与精神困境中挣扎,最终凭借爱与意志力获得认可时,苏暮雨轻轻靠在了凌空的肩膀上。凌空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与她十指相扣。屏幕上光影变幻,宿舍里安静温馨,一种无需言语的懂得与支持在空气中流淌。这种深入骨髓的陪伴,是他们为彼此“情感账户”进行的最宝贵的充值。
“‘家庭后方’的牵挂:电话线两端的温暖”
虽然离家求学,但与家庭的联系从未间断。凌空每周都会固定给家里打一到两次电话。电话的内容无非是些家常里短:飞云县的天气,爸爸妈妈的身体,亲戚邻里的近况,以及凌空在学校的学习生活。
凌妈妈依旧在电话里事无巨细地叮嘱:“南京降温了,秋裤要穿起来!”“吃饭不要凑合,多吃点有营养的!”“钱够不够花?”凌爸爸的话不多,但总会在一旁听着,偶尔插一句“学习别太累”、“注意安全”。
凌空也会耐心地分享自己的近况,当然,大多是报喜不报忧。他会说课程很有趣,项目有进展,和同学相处融洽,也会含蓄地提到和苏暮雨一起吃了饭、看了电影。凌妈妈每次听到苏暮雨的名字,语气都会不自觉地变得更加轻快和慈祥。
这条跨越千里的电话线,如同一条无形的温暖纽带,将远方的游子与家的港湾紧密相连。每次通完电话,凌空都能感到一种踏实和安定的力量。他知道,无论在外遇到什么挑战,家永远是他最温暖的归途和最坚实的后盾。
“‘未来函数’的初步调用:保研的序曲”
随着大三上学期的深入,“未来”这个议题变得更加具体和紧迫。身边不少同学已经开始为毕业后的出路做准备:考研、出国、找工作……气氛在不经意间多了一丝凝重。
凌空凭借优异的成绩、科研经历和竞赛奖项,获得了系里的保研(推荐免试研究生)初步资格。这无疑是一条顺理成章且极具吸引力的道路。但保研也意味着需要尽早确定导师和研究方向,并且竞争激烈。
李教授再次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他能够留在自己的课题组,继续深入智能控制方面的研究。这符合凌空既定的方向,李教授也是位很好的导师。但凌空并没有立刻答应,他觉得自己或许应该再看看,是否有其他更契合自己兴趣细分支的团队。
他开始更频繁地查阅国内外相关领域顶尖课题组的信息,关注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招生要求。他甚至开始尝试阅读更前沿的学术论文,虽然过程艰涩,却让他触摸到了知识边界不断拓展的激动。
这个过程伴随着压力和不确定性,但凌空的心态比以往更加平和。他清楚地知道,这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重要选择,关系到未来数年的学术生涯。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决定利用大三这一年的时间,更深入地探索和思考,与更多老师交流,力求做出一个不辜负自己内心期望的决定。
秋意渐深,金黄的银杏叶再次铺满校园。凌空行走在熟悉的林荫道上,感受着肩头沉甸甸的收获与责任。大三的他,少了几分迷茫,多了几分坚定;少了几分冲动,多了几分沉稳。他在学术上找到了聚焦的方向,在感情中享受着安稳的幸福,在传承中体会着付出的价值,在对未来的思考中规划着更远的航程。这是一个果实累累的季节,也是一个为下一个春天积蓄力量的季节。他知道,人生的代码还在持续编写,而他已经掌握了更多关键的算法和更稳定的运行环境,足以面对接下来的任何挑战。
喜欢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