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县的麻田裹着一股刺鼻的苦腥气,刚长到半人高的麻株,叶片被啃得千疮百孔,像挂着一张张破网——麻夜蛾的幼虫趴在麻茎上,青绿色的虫身裹着黏液,正往茎秆里蛀洞,有的麻株已经拦腰折断,断口处流出乳白色的汁液,沾着细小的虫粪。乔郓蹲在一丛断麻前,指尖挑开虫蛀的洞,里面藏着两条蜷曲的幼虫,一捏就爆出绿色的浆液:“这是‘麻夜蛾’的三龄幼虫,”他对身边的老麻农麻老爹道,“白天躲在茎里蛀洞,晚上爬出来啃叶,三天就能毁一亩麻,您看这麻皮,都被蛀得没法剥了。”
麻老爹手里攥着一把断成两截的麻刀,刀身锈迹斑斑,刀柄上的麻绳磨得只剩几缕:“俺家四亩麻,去年就被夜蛾啃光了,今年开春借了赵记粮行的麻种,说好秋收还两成,结果赵六又加了‘防虫费’——他说‘夜蛾多是天谴’,让俺们买他的‘神药’,其实就是掺了滑石粉的草木灰,俺没钱买,只能看着麻株一棵棵断。”他说着,往田边的土坯房瞥了一眼,里面传来老伴咳嗽的声音,还有孙子用竹篾编的虫拍“啪啪”拍打麻叶的动静,拍落的幼虫没一会儿又爬满了新的叶片。
王月瑶推着一台“麻田诱虫喷药耧”走过来,枣木车架顶端装着一盏玻璃罩的诱虫灯,灯旁绕着细铁丝(通了苏婉熬的驱虫药汁),前端是带小钩的“虫茧清理刀”,后端的播种斗改成了“药箱”,箱底接着细竹管,能将药液均匀喷在麻株上——这是她针对濮县的“麻夜蛾+防虫难”双难题改的,白天用小钩挑出麻茎里的虫茧,晚上开诱虫灯吸引成虫,铁丝上的药汁能粘住成虫,竹管同时喷药杀幼虫,一举两得。“刚才去粮行附近的铁匠铺,”她擦了擦手上的药渍,指尖沾着细小的虫茧碎片,“听铺主说,赵六和梁山的‘锦毛虎’燕顺勾结,燕顺派了二十个喽啰帮他看粮库,还说等麻熟了,要‘拉一半’去梁山当‘孝敬’,不然就放火烧了麻田。”
苏婉提着药箱快步走来,药箱里的陶罐碰撞出轻响,她拿出两个陶罐:一个装着深褐色的“杀虫膏”,罐口沾着麻叶的碎末,另一个是淡黄色的“壮麻液”,里面飘着细碎的苦楝叶——“这杀虫膏用苦楝叶、烟草和硫磺熬了六个时辰,濮县的苦楝树多,汁液劲大,幼虫沾着就死;壮麻液加了麻饼和骨粉,能让被蛀过的麻茎重新长结实。”她蹲下身,用竹片将杀虫膏刮在麻茎的虫洞上,动作轻得像怕碰断麻株:“得先把有虫茧的麻茎剪下来,用开水烫了再烧,不然成虫飞出来,会把整片麻田都染上。”
乔郓激活信息探查扫过麻田和赵记粮行:【作物:濮县线麻(麻夜蛾感染率85%,麻茎折断率40%,预计减产85%)】
【核心冲突:赵六垄断麻种与收购(假防虫麻种抬价180%,收购价压价75%)+ 勾结梁山燕顺(二流武师中游,擅长“虎爪拳”,手下25名喽啰,多为流民出身,有家眷在濮县)】
【智斗关键:赵六每周三深夜用牛车运假农药去各村,路线经麻田西侧的老官道;燕顺的喽啰怕家人被牵连,对梁山并非死心塌地】
【高人线索:范县流星锤碎片与濮县麻田旁发现的脚印吻合(脚印长一尺二,是成年男子的大脚,鞋底沾着苦楝树皮碎屑)】
【主角状态:体质46(高级武师初期),全程主导智斗,武力仅用于应对突发小危机】
“按计划来,不动刀枪解决问题,”乔郓召集团队低声布置,“陈先生,你带两个护院去老官道踩点,标记赵六牛车经过的陡坡和弯道,咱们在那里设‘药障’;林砚,你去联系各村的农户,就说赵六的假农药会让麻株烂根,让大家别买,同时收集喽啰家眷的联系方式——燕顺的人怕连累家人,咱们可以策反;赵虎,你带护院在麻田边挖‘诱虫沟’,里面铺拌了杀虫膏的麻秆,引幼虫爬进去;苏婉,你多熬些杀虫膏,装在陶罐里,咱们用来堵牛车;王月瑶,你把诱虫耧的灯油加满,晚上咱们用灯吸引成虫,减少虫灾。”
众人领命而去,乔郓则带着麻老爹去赵记粮行“假意买农药”。赵六正坐在柜台后拨算盘,见乔郓来,眼睛眯成一条缝:“乔主事,想通了?俺这‘神药’可是梁山的燕头领亲自验货的,一亩地撒两斤,夜蛾全跑光!”他拿起一罐灰色粉末,里面飘着滑石粉的白痕。
“赵掌柜,俺们村有五十亩麻,要十罐,”乔郓故意提高声音,让周围的农户都听见,“不过俺得先试试,要是管用,再付全款——不然俺们赔不起。”
赵六怕露馅,慌忙摆手:“试不得!这药得整罐撒才管用,拆开就没效了!”他的慌乱被周围农户看在眼里,有人小声议论:“怕是假的吧?”“上次俺买了,夜蛾更多了!”
乔郓心里暗笑,假意妥协:“那俺明天来买,您先留十罐。”说着,带着麻老爹离开,出门时故意把一块写着“假农药烂根”的木牌放在粮行门口,农户们围过来一看,顿时炸开了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