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偏西时,水渠终于清通了。上游的水顺着渠槽流下来,清澈的水漫过渠底,带着些小鱼苗,欢快地往稻田里奔。王老爹拿着竹竿,在渠口引导水流,看着水漫进干裂的稻田,稻苗慢慢舒展开叶子,他的眼泪都掉了下来:“活了!稻苗活了!”
村里的农户们都围在渠边,看着水流进自家的田,有的还跳进田里,用手捧着水,脸上满是欢喜。阿苇兴奋地跑着,喊着:“俺家的稻有救了!今年能收新米了!”小芦则在田埂上追着蝴蝶,笑声像银铃一样。
王月瑶又改了个工具——用竹篾编了个“分水闸”,放在渠口,能把水分到不同的稻田,不会有的田涝有的田旱。“这样大家就不用抢水了,”她笑着把闸板递给王老爹,“以后浇水也方便。”
苏婉则帮着两个喽啰写了家书,让村里去镇上的货郎帮忙捎走,还给他俩准备了干粮:“你们要是想回家,就沿着这条路往南走,路上小心,别再跟梁山的人混了。”高个喽啰接过干粮,眼圈红了:“谢谢姑娘,俺们以后肯定好好种地,再也不做坏事了。”
傍晚,王老爹杀了只自己养的鸡,炖了锅稻花香粥,还炒了几个自家种的青菜,招待乔郓一行人。大家坐在田埂上,捧着粗瓷碗,喝着热粥,看着眼前的稻田——渠水在田里泛着光,稻苗绿油油的,远处的芦苇荡里传来水鸟的叫声,格外安稳。
铁牛喝了两碗粥,拍着肚子说:“俺长这么大,从没觉得粥这么香!这都是咱们一起清渠的功劳,值了!”石勇没多话,只是看着稻田里的水,嘴角露出点笑意——他以前在镖局,走南闯北,却从没像现在这样,觉得安稳的日子这么好。
周壮看着手里的粥碗,想起在梁山的日子,那时每天都是提心吊胆,哪有现在的踏实。“以后要是芦苇村有需要,俺们还来,”他对王老爹说,“不管梁山的人再来搞什么破坏,咱们一起对付。”
乔郓望着远处的夕阳,夕阳把稻田染成了金红色,像撒了层碎金子。他想起从蒙阴到这里,走过的每一个村,帮过的每一户农户,心里暖得很——梁山想断水、烧田、抢粮,却断不了大家一起过日子的心意,只要心齐,再大的困难都能过去。
夜色渐浓,村里的灯渐渐亮了,像撒在田埂上的星星。大家收拾好碗筷,王老爹送他们到村头,手里还提着袋刚炒的瓜子:“路上饿了就吃点,下次来,俺们的新米就下来了,给你们煮新米粥吃!”
走在出村的路上,身后传来村里的笑声,还有水渠里水流的“哗哗”声。乔郓回头看了一眼,芦苇村的灯火在夜色里闪着,稻田里的水映着星光,像片小小的星空。
“下一站去哪?”苏婉轻声问,手里还攥着小芦送的纸折小船,船上画着稻田。乔郓笑了笑:“听说东边的柳溪村最近在收粟米,咱们去看看,要是有需要,就帮着搭把手。”
风从芦苇荡里吹过,带着稻花的清香,远处的星星亮得很,像在为他们指路。没人说接下来会遇到什么,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只要一起走下去,一起帮着农户们守住田、护好家,就没有过不好的日子,没有跨不过的坎。
喜欢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