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懿的治疗方式独特而有效。
对于复杂的创面感染,她清创彻底,并敷上自制的“祛腐生肌散”,效果奇佳;对于各种原因不明的疼痛和炎症,她的针灸往往能迅速缓解。对于许多现代药物已产生抗性的寄生虫病,她配置的复合驱虫汤剂也显示出了令人惊喜的效果。她甚至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于摇曳的应急灯下,为一位难产的土着妇女成功进行了徒手胎位矫正,确保了母子平安。
这些事迹让她在底层民众中赢得了“神奇东方女医”的名声,也让她更加深入地融入了当地社会。人们信任她,愿意跟她交谈,这无形中为她收集情报打开了新的窗口。
然而,行医也极大地牵扯了她的精力和时间。她白天可能要应对研究所的学术交流,下午为涌来的病人诊治,深夜还要分析“十字星”的动向,规划获取“幽灵兰”和“血藤”的行动。
身体的疲惫尚可凭借内力支撑,但精神的弦始终紧绷。
她清楚地知道,治病救人是出于本心,但“深绿行动”才是核心任务。她必须找到平衡点。
她开始有意识地将行医与任务结合起来。在为病人诊治时,她会看似随意地询问他们的来历、去过的地方、见过的奇异植物或听闻过的关于雨林深处的怪事。她从几个患有奇特神经系统症状类似轻度意识恍惚或记忆碎片化的病人描述中,隐约捕捉到一些线索,似乎指向雨林深处某个区域存在着能影响人精神的植物或“瘴气”——这与“方舟”可能进行的精神意识研究领域不谋而合。
她还通过救治一位在河道运输线上颇有影响力的船老大的儿子,间接获得了一条相对安全、可以深入西南方向特定支流的水路信息,这为她后续寻找“幽灵兰”提供了便利。
“渔夫”在得知她开始大规模行医后,沉默了片刻,只回复了一句:“注意安全,保持距离,善用渠道。”
既是提醒她避免暴露,也是认可了这种融入方式带来的情报价值。
于是,在玛瑙斯这座雨林门户城市,沈懿过着一种奇特的三重生活。
白天,她是才华横溢的访问学者“沈博士”,傍晚到深夜,她是贫民和土着口中的“神奇女医”,而在所有这一切的间隙,她是与跨国阴谋集团周旋、寻找致命植物、试图潜入秘密基地的“大夫”。
药香与阴谋的气息在她身边交织,银针既拯救生命,也探寻着黑暗的秘密。
她就在这救死扶伤的忙碌与惊心动魄的任务筹备中,一步步地,向着雨林深处那个名为“方舟”的巨大谜团,坚定地靠近。
每一次成功的救治,都为她赢得了更多的信任与信息,而每一次与“十字星”的危险接触,都让她离“窃火”计划的终极真相更近一步。
她在玛瑙斯的生活如同走钢丝,学术、行医、任务三条线并行不悖,却又时刻面临穿帮的风险。然而,这种高强度的压力和多线程操作,也让她以惊人的效率推进着“深绿行动”。
对“十字星生物贸易”要求的“活性幽灵兰”和“血藤”的搜寻,她并未急于求成。她深知,过早拿出这些稀有之物反而引人怀疑。她通过研究所的数据库和与土着部落的有限接触,持续释放着“正在努力寻找,但难度极大”的信号,同时不断向“十字星”提供一些次一级的、但同样具有研究价值的雨林植物样本和提取物,逐步建立着“可靠但能力有限”的供货商形象。
真正的突破,来自于她看似与任务无关的日常行医和学术研究。
在一次为一名来自雨林深处、患有严重免疫系统紊乱和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为间歇性狂躁与深度昏睡交替的土着青年诊治时,沈懿在他的血液样本中,发现了一种极其微量的、前所未见的复合生物碱。这种物质结构极其复杂,仿佛是由多种已知毒素和几种无法识别的成分强行融合而成,带着一种人工雕琢的“粗暴”感,与她之前在奎恩非洲据点样本中检测到的Compound-X在合成思路上有异曲同工之“恶”,但更为精妙,也更为隐蔽。
这绝非自然界的产物!
她立刻提高了警惕,以研究“特殊地方病”为由,说服了研究所的同事,动用了一台高级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这种未知生物碱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结果让她脊背发凉——这种生物碱的核心结构中,竟然嵌合了幽灵兰和血藤这两种“十字星”点名索要的稀有植物的关键基因表达标记片段!
而且,还混杂了某种……类似她在清风道长体内感知到的、被强行抽取压榨后的“生命元气”的残留波动!
一个骇人的推论在她脑中炸开,奎恩的“方舟”研究站,不仅在进行植物基因研究,他们很可能已经将幽灵兰、血藤的活性成分,与某种从类似清风道长这样的古修者身上提取的“生命能量”物质,以及可能来自其他生物的神经毒素,进行了强制性的生物融合,创造出了这种用于人体试验的复合生物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