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领命!”徐荣接过令箭,令箭是用精铁打造而成,上面刻着繁复的花纹,象征着无上的军权。他起身,转身便要离去,恨不得立刻就率领大军出发。
“且慢。”成大器叫住了他,语气中带着一丝关切和叮嘱,“陈武勇猛过人,切勿与其正面硬拼,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若攻城受阻,不可急躁,可先围而不攻,稳固阵脚,待后续大军赶到再作计较。切记,保存实力最为重要。”
“末将谨记主公教诲!”徐荣再次抱拳,然后转身大步离去,脚步声中充满了坚定。
成大器又看向两侧,目光落在另外两位将领身上:“华雄、太史慈!”
“末将在!”二人齐声应道,声音同样洪亮有力。华雄身材魁梧,虎背熊腰,掌中一把开山大刀泛着冷光,刀身厚重,一看便知威力无穷;太史慈则身形矫健,动作敏捷,背后双戟隐隐作响,透着一股凌厉的气息。
“你二人各率五千精骑,分左右两翼策应徐荣。”成大器的目光在他们身上一一扫过,“你们的任务是保护徐荣大军的侧翼安全,若遇孙策援军,不必恋战,只需袭扰牵制即可,为我军主力进攻秣陵争取时间。”
“得令!”华雄和太史慈齐声应道,然后恭敬地退后一步,等待着进一步的命令。
“蒋钦、周泰!”成大器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是对着帐外等候的水师将领。
“末将在!”蒋钦和周泰跨步出列,他们身着水师特有的铠甲,上面还带着水迹,显然是刚从江边赶来。
“你二人率百艘战船,沿江东下,船上的将士和兵器都已备齐。”成大器看着他们,语气严肃,“明日午时务必抵达秣陵江面,阻断水路,防止陈武突围,同时接应陆军攻城。江面作战,凶险异常,你们一定要小心谨慎,确保水师的安全。”
“遵令!”蒋钦和周泰齐声应道,他们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不敢有丝毫懈怠。
成大器环视众人,目光坚定,沉声道:“我自率五万大军随后跟进。此去秣陵,关乎江东战局全局,成败在此一举,诸位务必全力以赴,不得有丝毫差错!”
“诺!”众将领命,声音整齐划一,充满了决心。他们转身离去时,甲胄碰撞发出铿锵的声响,脚步声震得帐内烛火剧烈摇曳,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而激动。
李儒望着众人离去的背影,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轻声道:“主公调兵遣将如臂使指,将士们士气高昂,此战胜券在握。”
成大器却没有丝毫放松,他再次将目光投向舆图,望着舆图上的曲阿,眉头微蹙:“拿下秣陵只是开始,真正的硬仗,在曲阿。曲阿地势更为险要,守将也更为难缠,我们还有一场恶战要打啊。”
夜色越来越深,中军大帐内的灯火依旧明亮,成大器的身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坚毅。他知道,这场战争才刚刚拉开序幕,未来还有无数的艰难险阻在等待着他们,但他心中的信念从未动摇,拿下江东,统一天下的目标在他心中熠熠生辉。
徐荣率领的三万步兵,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拔营起程。士兵们脚步轻盈,尽量不发出声响,只有偶尔的兵器碰撞声和马蹄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他们携带的三日干粮被紧紧捆绑在身上,每一个人都神情严肃,眼神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
队伍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进,两旁的树木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仿佛一个个潜伏的敌人。徐荣走在队伍的最前方,他的亮银甲在月光下反射出微弱的光芒,手中的虎头湛金枪紧握不放,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他不时回头望一眼身后的大军,确保队伍的行进秩序,心中牢记着主公的叮嘱,不敢有丝毫大意。
华雄和太史慈率领的五千精骑,分别从左右两侧出发。骑兵们胯下的战马经过精心挑选,耐力十足,速度飞快。他们像两道黑色的闪电,在夜色中穿梭,时刻准备着应对可能出现的敌军援军。华雄的开山大刀在马背上晃动,他时不时地观察着周围的地形,思考着如果遇到敌军,该如何进行袭扰和牵制。太史慈则目光锐利,警惕地扫视着前方,他的双戟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蒋钦和周泰率领的百艘战船,在江面上扬帆起航。战船首尾相接,形成一条长长的船队,在夜色中的江面上宛如一条巨大的水蛇。船上的士兵们各司其职,有的在划桨,有的在了望,有的在检查兵器和粮草。江风吹拂着他们的战袍,江水拍打船舷发出“哗哗”的声响,仿佛在为他们送行。蒋钦和周泰站在旗舰的船头,望着前方漆黑的江面,心中充满了责任感,他们必须按时抵达秣陵江面,完成主公交给的任务。
成大器率领的五万大军,也在随后缓缓出发。大军行进的队伍绵延数里,旗帜在夜风中猎猎作响。成大器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他知道,自己肩负着整个大军的安危和整个战局的走向。他不时询问身边的将领,了解前方的情况,根据最新的信息调整着行军计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