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毫不畏惧,脸上神色平静。他见长刀劈来,身子猛地向侧面一拧,如同风中杨柳般灵活,堪堪躲过了这致命一击。同时,他手中的长枪顺势刺出,枪尖如毒蛇吐信,直指蹋顿的胸膛,速度快如闪电。
蹋顿心中一惊,没想到太史慈的反应如此之快。他连忙回刀格挡,“当”的一声巨响,长枪与长刀重重碰撞在一起,火星四溅。巨大的冲击力让蹋顿手臂一阵发麻,长刀险些脱手而出。他心中暗叹:“这太史慈果然名不虚传,力气竟如此之大!”
太史慈也被震得手臂微微发酸,心中对蹋顿的武力也暗自佩服。但他并未迟疑,趁着蹋顿旧力刚去、新力未生之际,长枪一拧,改变方向,朝着蹋顿的肩膀刺去。
两人立刻缠斗在一起。战马交错,刀枪交锋,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蹋顿的刀法大开大合,刚猛霸道,每一刀都带着千钧之力,劈、砍、斩、剁,招招致命,尽显草原人的悍勇与野性。而太史慈的枪法则灵动多变,虚实结合,时而如蛟龙出海,迅猛凌厉;时而如春风拂柳,变幻莫测,招招暗藏杀机。
一时间,刀光枪影在丘陵间闪烁,金属碰撞的巨响与战马的嘶鸣交织在一起,喊杀声震彻云霄。周围的汉军骑兵与乌桓亲卫都屏住了呼吸,紧盯着场中的两人,不敢有丝毫异动。
几个回合下来,双方都气喘吁吁,额头上布满了汗珠。蹋顿毕竟不是壮年,又经过连日的征战与逃窜,体力消耗巨大,渐渐有些力不从心。而太史慈正值壮年,体力充沛,且久战不衰,渐渐占据了上风。
蹋顿深知再这样下去,自己必然会败。他咬紧牙关,心中一横,决定孤注一掷。他猛地大喝一声,用尽全身力气,挥舞着长刀,朝着太史慈的肩膀狠狠劈去。这一刀凝聚了他所有的力量与气势,势要将太史慈劈于马下。
太史慈眼神一凝,看出了这一刀的凶险。他不敢硬接,连忙侧身一闪,同时手腕一翻,长枪如毒蛇般刺向蹋顿的腹部。这一枪又快又准,角度刁钻,让人防不胜防。
蹋顿此时全力劈出一刀,旧力已尽,新力未生,根本无法躲闪。他只觉得腹部一阵剧痛,低头看去,长枪已经刺穿了他的铠甲,划开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鲜血瞬间喷涌而出,染红了他的衣衫。
“啊!”蹋顿惨叫一声,攻势顿时一缓。
太史慈抓住这个机会,加大了攻击力度。长枪如雨点般向蹋顿刺去,枪影重重,让蹋顿眼花缭乱,疲于应付。他的刀法渐渐散乱,破绽百出,只能勉强抵挡。身边的乌桓亲卫见状,心急如焚,一名亲卫大喊一声:“首领莫慌,我来助你!”说罢,催动战马,从侧面朝着太史慈偷袭而来。
太史慈早已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察觉到侧面的偷袭,嘴角露出一抹冷笑。在那名亲卫的弯刀即将砍到他身上的瞬间,他猛地反手一枪,枪尖精准地刺穿了那名亲卫的喉咙。亲卫眼睛瞪得大大的,口中喷出鲜血,从马背上跌落下去,当场气绝身亡。
其他亲卫见状,吓得不敢再上前,只能在一旁焦急地呐喊助威。
蹋顿见亲信战死,心中更是绝望。他知道,今日自己难以取胜,再坚持下去,只会落得个身死的下场。他咬了咬牙,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突然虚晃一刀,趁着太史慈躲闪的空隙,猛地拨转马头,朝着草原更深处逃去。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逃,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要活下去。
“想逃?没那么容易!”太史慈岂能让他逃脱,冷哼一声,立刻催马紧追不舍。
蹋顿虽带伤在身,但强烈的求生欲让他拼尽全力驾驭着战马。然而,腹部的伤口不断流血,鲜血顺着战马的鬃毛滴落,染红了身下的草地。他的体力在快速流失,头晕眼花,视线也渐渐模糊。而他的战马,经过连日的奔波与刚刚的激战,也早已疲惫不堪,速度越来越慢。
太史慈在后面紧紧跟着,目光如炬,紧紧锁定着蹋顿的身影,寻找着最佳的出手时机。他知道,蹋顿已是强弩之末,只需再给他致命一击,便可将其拿下。
突然,蹋顿的战马脚下一滑,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原来,此处乃是一片低洼之地,地面湿滑,战马早已力竭,一时不慎便失了前蹄。
这正是太史慈等待已久的机会!他眼中精光一闪,毫不犹豫地取出背后的弓箭。这张弓乃是特制的强弓,拉力极大,射程极远。太史慈左手持弓,右手搭箭,拉满弓弦,只听“嗖”的一声,箭矢如流星赶月般射向蹋顿。
这一箭又快又准,带着破空之声,直指蹋顿的胸口。蹋顿此时正惊魂未定,想要稳住战马,根本来不及躲闪。他只觉得胸口一阵剧痛,低头看去,一支羽箭已经深深刺入了他的胸膛,箭羽还在微微颤抖。
“呃啊!”蹋顿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身体一软,从马背上跌落下来,重重地摔在草地上。他挣扎着想要爬起来,却发现浑身无力,鲜血不断从胸口涌出,意识也渐渐模糊。
太史慈催马赶到,迅速翻身下马,走到蹋顿身边。蹋顿躺在地上,眼睛死死地盯着太史慈,口中不断涌出鲜血,想说什么,却已发不出声音。太史慈面无表情,拔出腰间的佩刀,手起刀落,枭下了蹋顿的首级。
周围的乌桓亲卫见状,发出一阵绝望的哀嚎。他们知道,首领已死,自己也难逃一死。有的亲卫想要拼死一战,却被汉军骑兵瞬间斩杀;有的则选择了投降,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喜欢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