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到了燕山山脉运动时期,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处于低洼状态的大同煤盆地,竟逐渐隆起,摇身一变成为了高山,并且还承受着来自东侧极为强大的压力。
在这样强大的外力作用下,煤盆地东部边缘的口泉山脉可就遭了大殃。地层出现了强烈的褶皱现象,有些地层甚至直接直立起来,还有部分地层发生了倒转,更为严重的是,出现了断裂的情况。
这种地质构造的剧烈变动,深刻地影响了大同煤田的地质形态与煤层分布,也为后续煤炭资源的开采与利用带来了诸多独特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煤盆地内部的地层,大体上依旧能够维持相对水平的状态,但在其东部边缘以及云冈沟、口泉沟等地,煤层已然开始暴露于地表。
一旦煤层暴露在地表,便会长时间与空气紧密接触,自燃现象也就随之早早出现。大同煤田侏罗纪煤层,大约从200万年前的第四纪早更新世起,就已然开启了自燃的历程。
以雁儿崖3号和11号煤层的古火区为例,那里约2000万吨的煤已燃烧殆尽,燃烧后留下的痕迹十分醒目,令人一眼便可察觉。
这种煤层的燃烧,多数发生在煤层内部。然而,相较于煤层内部,煤层出露在地表的部分,因能与空气更充分地接触,故而发生燃烧的几率相对更大。
“关于自燃,有个地方,被人们传得神乎其神……”陶兄缓缓开口,语调中带着一丝神秘。
“究竟是什么地方?”啸风顿时被勾起了好奇心,迫不及待地追问道。
“就是山西芦芽山。”陶兄给出了答案。
“哦,这个我也知道一些。”啸风接过话茬,“我之前读过一篇文章,那文章有意渲染神秘氛围,说在一座山上,一侧是有着上万年历史的冰洞,另一侧却是存在了千年的火山。”
“是不是觉得特别神奇?”陶兄笑着问道。
“简直神奇得不可思议!”啸风赶忙回应道,眼中满是惊叹。
正是:煤炭非柴,貌似乌金燃火旺;岩块似玉,形如坚璧点光生。
喜欢大同刀削面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同刀削面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