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拿起一张皮影小人儿剪纸,只见小人儿的衣服上绣着精致的花纹,手里还拿着一个小灯笼,细节满满。“张奶奶,您这剪纸也太有创意了!把各地的非遗元素都融进去了,等咱们的元宇宙馆更新‘非遗节日专区’的时候,就把这些剪纸做成动态场景,让游客能跟这些剪纸小人儿互动,比如跟熊猫一起吃月饼,跟醒狮一起舞灯笼。”
张奶奶听了,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要是能这样,那就太好了!我还想剪一些端午的龙舟、春节的春联,到时候每个节日都能在元宇宙馆里看到不一样的剪纸场景。对了,昨天我收到一封来自四川的信,是一个剪窗花的老艺人寄来的,他说看了咱们的元宇宙中秋馆,特别想跟咱们合作,把四川的蜀绣剪纸融入进去,还想教孩子们剪蜀绣风格的生肖图案。”
“这真是个意外之喜!”林晓立刻在电脑上记录下这个合作意向,“咱们可以建立一个‘非遗手艺人联盟’,把各地的手艺人都拉进来,以后不管是做元宇宙场景,还是办线下展览,都能快速对接资源。我还可以在元宇宙馆里设一个‘手艺人直播间’,让各地的手艺人定期直播教学,比如周一教刺绣,周三教剪纸,周五教贝雕,这样不管是学校的孩子,还是外地的游客,都能随时随地学习非遗技艺。”
就在大家热烈讨论的时候,吴叔推着一辆小推车走进记忆馆,车上放着刚烤好的桂花糕和几盒新做的月饼模具。“大家快来尝尝我新做的桂花糕,这次我在里面加了点陈皮,吃起来不那么甜腻,还多了点清香。”吴叔把桂花糕分给大家,又拿起一个新模具递给苏晚,“你看这个模具,我在上面刻了贝雕的花纹,是跟陈师傅商量着设计的,以后做月饼的时候,就能把贝雕元素也融进去了。陈师傅还说,等下次咱们去洞头,他就教我做贝雕小摆件,到时候我可以把贝雕和点心结合起来,做一些贝雕样式的糕点装饰。”
苏晚接过模具,只见模具内侧刻着细腻的贝雕海浪纹,边缘还缀着小小的桂花图案,精致又实用。“吴叔,您这模具设计得太用心了!以后咱们的非遗月饼又多了一个新特色。对了,昨天市文化馆的王馆长给我打电话,说咱们的中秋非遗展反响特别好,想跟咱们长期合作,每个季度都办一次非遗展,下次展览的主题定为‘非遗与生活’,让游客能看到非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如用刺绣做的抱枕、用剪纸做的窗花、用贝雕做的装饰品等等。”
“这个主题好!”吴叔放下手里的桂花糕,认真地说,“咱们的老手艺不能只放在展柜里,得让它走进老百姓的生活。我可以做一些用非遗纹样装饰的点心礼盒,比如用刺绣花纹做包装盒,用剪纸图案做点心标签;孙爷爷可以做一些刺绣抱枕、刺绣手帕;张奶奶可以剪一些窗花、门贴,这样游客看完展览,就能把非遗带回家,天天都能用到。”
孙爷爷和张奶奶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夏冉更是立刻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大家的想法:“我这就整理下次展览的展品清单,还得联系一些本地的商家,看看能不能把咱们的非遗产品放在他们店里售卖,比如把非遗月饼放在超市的糕点区,把刺绣抱枕放在家居店,这样能让更多人接触到非遗产品。对了,温州肯恩大学的学生昨天也跟我联系,说想跟咱们合作设计一批非遗文创产品,比如印有剪纸图案的笔记本、绣有刺绣纹样的帆布包,还想把元宇宙馆里的虚拟场景做成明信片,到时候可以在展览上售卖,所得的收益一部分用来支持手艺人的创作,一部分用来升级元宇宙馆的设备。”
林晓听了,立刻打开元宇宙馆的后台,调出数据给大家看:“咱们的元宇宙中秋馆访问量还在持续增长,现在已经突破三十万了,很多游客都留言说希望能尽快看到新的非遗场景。我觉得咱们可以先更新‘非遗节日专区’,把张奶奶剪的端午龙舟、春节春联做成动态场景,再加入各地手艺人的直播教学功能;然后再开发‘非遗生活专区’,把吴叔说的非遗点心、孙爷爷的刺绣家居用品做成虚拟展品,游客可以在虚拟场景里查看产品详情,还能直接在线下单购买,实现‘虚拟体验+线下消费’的模式。”
苏晚看着大家忙碌又充满热情的样子,心里满是感动。她拿起手机,给西安的周师傅、洞头的陈师傅、四川的剪纸艺人发了消息,告诉他们梧桐巷正在筹备的非遗合作计划,很快就收到了回复。周师傅说,西安的文旅公司已经把合作方案发过来了,想邀请梧桐巷的团队下周去西安考察,一起商讨元宇宙非遗馆的复制方案;陈师傅说,洞头的文旅局已经把“线上线下联动放灯”活动的时间定在了下个月,还想邀请吴叔、孙爷爷、张奶奶去洞头做非遗教学;四川的剪纸艺人则说,他已经准备好了蜀绣剪纸的教学材料,随时可以来梧桐巷交流合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