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第一次听到“薅羊毛”这个词,还是在小学五年级。那天学校要交30块钱的资料费,她攥着老师发的缴费通知单,在门口等了方梁很久。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爸,老师让交资料费。”方英把通知单递过去,声音细得像蚊子叫。方梁接过单子扫了一眼,眉头瞬间皱成一团,把单子扔回给她:“又是要钱!你这孩子,就是来薅我羊毛的!我累死累活赚点钱,都被你薅走了!”
周围路过的邻居停下脚步,好奇地往这边看。方英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攥着单子的手指用力到发白。她想说“这是老师让交的”,可话到嘴边,又被方梁的眼神堵了回去。最后还是妈妈从屋里出来,塞给她30块钱,拉着她进了屋,还不忘回头瞪方梁:“孩子要钱交资料,你跟她吼什么!”
从那以后,“薅羊毛”就成了方英向家里要钱时的“专属标签”。初中时学校组织春游,要交100块钱,她犹豫了好几天,才敢跟方梁开口。果然,话刚说完,方梁就把手里的报纸摔在桌上:“春游有什么好去的?在家待着不行吗?就知道薅家里的钱!”
方英咬着嘴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倔强地不肯掉下来。她知道,跟爸爸争辩没有用,只会招来更多的指责。最后她还是没去春游,看着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分享春游照片,她只能默默地低下头,假装在看书。
高中时,她的校服洗得发白,袖口也磨破了,她想让妈妈给她买件新的。妈妈叹了口气,说家里钱紧,让她再凑活穿穿。她实在没办法,只好鼓起勇气跟方梁说:“爸,我的校服破了,想买件新的,要80块钱。”
方梁正在看电视,听到这话,头也没回:“破了就缝缝补补接着穿,我小时候的衣服补丁摞补丁,不也照样穿?你就是娇气,整天想着薅羊毛!”
高考结束后,她第一时间就出去找了兼职,每天洗成千上万的盘子,累得腰酸背痛,身上总是带着一股油烟味。可当她拿到每天120块的工资时,心里却充满了成就感。这是她第一次靠自己的双手赚钱,不用再看爸爸的脸色,不用再听“薅羊毛”的指责。
攒了三天工资后,她给方梁买了一条298块的皮带,想在他生日的时候给他一个惊喜。可她没想到,换来的还是那句熟悉的“薅了我几十万”。她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
“我会一分不少的还给你。”方英小声嘀咕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知道,爸爸可能只是随口一说,可这些年的委屈和不甘,却在这一刻全都涌了上来。她默默拿出手机,点开计算器,算着自己每个月能攒多少钱,算着要多久才能还清爸爸口中的“几十万”。
她打开手机备忘录,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是“还款计划”。她写道:“欠爸爸一百万。”写完后,她关掉手机,深吸了一口气,擦掉眼角的泪水。
傍晚的霞光透过厨房的窗户,在瓷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方英摘下沾着油渍的橡胶手套,指尖的皮肤被泡得发皱发白,后腰传来熟悉的酸痛感。她揉了揉腰,将最后一摞干净的盘子放进消毒柜,转身跟老板娘打了声招呼,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了饭馆。
巷子里的晚风带着饭菜的香气,吹在脸上格外舒服。方英深吸一口气,加快了脚步往家走。她今天特意提前半小时下班,想早点回家给方朵讲睡前故事。走到家门口,她听到屋里传来方梁的声音,语气里带着一丝不耐烦。
“方英去哪里了?这都几点了还不回家?”方梁的声音透过门缝传出来,方英的脚步顿了顿,心里有些紧张。她推开门,看到方梁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眉头皱得紧紧的,妈妈正在旁边给方朵喂饭。
“爸,我回来了。”方英小声说,把背上的帆布包往旁边挪了挪,尽量不让身上的油烟味飘到方朵面前。
妈妈抬头看了她一眼,笑着说:“回来了?快洗手吃饭吧,给你留了饭菜。”
方梁却没说话,眼神直直地盯着她,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兼什么职?一天到晚不着家,你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尤其是公务员的考试!”
方英愣住了,她没想到方梁会突然提起公务员考试。她低着头,小声说:“我想赚点钱,减轻家里的负担。”
“减轻负担?你好好学习,考上公务员,比什么都强!”方梁的声音提高了几分,“不许去了!还不如在家里帮你妈做做家务活,带带方朵!”
方英的心里一阵委屈,她每天起早贪黑地洗碗,累得腰酸背痛,就是想靠自己的努力赚点钱,可在方梁眼里,却成了不务正业。她咬着嘴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掉下来。
妈妈看出了她的委屈,连忙打圆场:“孩子也是一片好心,想赚点零花钱。不过小英啊,你爸说得也对,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等考上公务员了,有的是机会赚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