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然的手指悬在电源键上方,指尖微微发凉。他盯着合上的笔记本边缘,那道细小的划痕像一道未愈的伤口,横在塑料壳上。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想彻底关掉这台机器了。
张峰坐在对面,没说话,只是把手机往他那边推了推。屏幕亮着,一条私信浮在最上面:“你不是一个人,我们一直都在。”
“谁发的?”苏然声音有点哑。
“匿名。”张峰耸耸肩,“但话题火了,你去看看。”
“什么话题?”
“#我们相信苏然#。”
苏然皱眉,“现在还有人搞这种煽情套路?”
“不是套路。”张峰把手机转了个方向,“你自己看。十分钟前还只有几千条,现在评论破十万了。全是普通人,学生、上班族、退休的大爷大妈,连我老家小区门口卖煎饼的王姨都转发了,配文就俩字:‘这娃实在’。”
苏然迟疑了一下,接过手机,点开链接。
页面加载出来的一瞬间,他愣住了。
首页置顶是一张手绘图,画的是他站在钟楼顶端的背影,镜头对着城市天际线,旁边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字:“他说要带我们去看被遗忘的地方,我没忘。”
往下刷,一条长文跳出来:“我是抑郁症患者,去年冬天差点跳河。那天晚上我随手点进他的直播,他在老街口讲一个修鞋匠的故事,语气特别轻松,像在聊自家邻居。我看着看着,居然笑了。后来我每周都等他更新,就像等一个老朋友敲门。”
又一条:“我爸独居,不爱说话。有次我回家发现他在看苏然的直播,还跟着说‘下一站更隐蔽的老街口’。我问他怎么记得这么清楚,他说‘这孩子说话不装,听着踏实’。”
苏然的手指停在屏幕上,喉咙有点发紧。
“这些都是真的?”他问。
“你以为呢?”张峰笑了一声,“你天天喊‘真实’,结果自己反倒不信别人真心了?”
苏然没回话,继续往下翻。
突然,一段视频弹了出来,标题是《我记得你说过的每一句话》。
他点开。
背景音乐缓缓响起,是他常放的那首老歌,调子慢,带着点旧磁带的杂音。画面没影像,只有黑底白字,一行行浮现:
“第一场直播,你说:‘我不懂设备,也不懂流量,但我懂路。’”
“图书馆那晚,你说:‘自由不是选择,是不肯停下。’”
“你在废弃工厂拍到一只流浪猫,蹲下来给它喂火腿肠,说:‘再破的地方,也有人活着,也值得被看见。’”
声音轻轻响起,是林悦。
她没哭,也没刻意煽情,就是平平地念着,像在读日记。
“你每次出发前都说‘下一站,更隐蔽的老街口’。我一直记得。所以我今天录这个,是因为我不想让你停下。我们都在等你。”
视频最后,黑屏,跳出一句话:“你不是一个人。”
弹幕瞬间炸开。
“+1,我也记得。”
“那天我正加班,看到这条直接哭了。”
“兄弟们,别让老实人凉了。”
苏然盯着屏幕,眼眶发热。他忽然想起第一次直播时,弹幕里有人说“主播你笑起来挺暖的”。他当时没当回事,只觉得是客套。
现在他知道,有些人真的会因为一句普通的话,记住很久。
“林悦什么时候录的?”他低声问。
“昨晚。”张峰看了眼时间,“她发动了所有粉丝群,整理你的经典语录,做了这个合集。现在全网都在转。”
苏然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起身走到背包旁,拉开拉链,拿出那台旧摄像头。镜头蒙着灰,他没擦,只是举到眼前,对着光看了看。
“你还留着这个?”张峰问。
“换不起新的。”苏然笑了笑,“而且……它去过不少地方。”
他走回桌前,打开笔记本,屏幕亮起的那一刻,心跳快了一拍。
桌面壁纸还是那张钟楼夜景,他拍的。
他点开招聘软件,找到之前存的简历草稿,手指在删除键上停了几秒,然后点了确认。
银行卡从钱包里抽出来,在桌上转了个圈,又被塞了回去。
“房租怎么办?”张峰问。
“拖几天。”苏然活动了下手腕,“大不了去送外卖。”
“那你现在打算干嘛?”
“先写点东西。”他打开文档,新建文件,标题打上:“关于近期账号异常情况的说明”。
张峰挑眉:“你要申诉?”
“不是申诉。”苏然敲下第一行字,“是告诉他们,我不是没人看,只是你们不推。但观众没丢,他们一直都在。”
他一边写,一边继续刷话题页。新消息不断弹出。
有个高中生发帖:“我把我爸的抖音号绑定了自动转发,他还不知道。”
有人晒截图:“刚给平台客服打了十分钟电话,说他们处理不公。”
还有人发起打卡挑战:“每天转发一次苏然的视频,坚持三十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