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磊的轰然倒台,如同在江城商界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余波阵阵。“畅饮派”这家曾经不可一世的茶饮连锁,几乎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门店关闭,供应商追债,员工四散,昔日的喧嚣化为一片狼藉。而“初见”,则凭借在此次风波中展现出的强大韧性、正直形象和卓越实力,声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媒体的赞誉,同行的敬畏,资本的再度青睐……种种光环纷至沓来。但李凌霄却异常清醒地将这些喧嚣隔绝在外。他深知,胜利的喜悦容易让人迷失,真正的挑战永远在前方。周磊的覆灭,不过是扫清了跑道上的一个障碍,“初见”这架刚刚完成加速的飞机,即将迎来真正的起飞。
他的办公桌上,摆着三份截然不同的文件。
第一份,是张浩提交的《“初见”品牌全省扩张战略规划(草案)》。依托目前四家门店成功运营的经验、“初云”系统的成熟支持以及稳固的供应链,计划在接下来一年内,在省内其他三个核心城市开设至少八家直营门店,初步完成区域布局。
第二份,是孙浩团队关于“星枢”智能仓储系统V1.5版本的测试报告。经过火灾后的重建与优化,新系统在识别准确率、分拣效率和稳定性上均有显着提升,已基本达到在“初见”中央仓库全面部署的标准。
第三份,则是猎头提供的几位资深职业经理人的简历,是为即将独立运营、并可能引入外部投资的“天夜娱乐”准备的。
李凌霄的目光在这三份文件上缓缓扫过,脑中“商业洞察(中级)”能力高速运转,分析着每一项决策可能带来的资源调配、风险收益和长远影响。
全省扩张是必然之路,但不能盲目。他提笔在张浩的规划草案上批注:优先考虑与中骏集团有合作关系的商业综合体,利用其品牌背书和成熟客流;同时,新店必须同步部署“星枢”系统,将其作为标准化运营的一部分,收集更多数据,反哺系统优化。
“星枢”系统的成功,是“星辰科技”迈出的坚实一步。他批示孙浩:在确保“初见”自身应用稳定的前提下,可以开始小范围接触外部潜在客户,尤其是那些拥有自建仓储物流的连锁零售企业,探索技术输出的可能性。
至于“天夜娱乐”,林清雅的成功案例已经证明了其模式可行性。他圈定了简历中一位曾在知名唱片公司担任高管、对独立音乐市场有深刻理解的候选人,让张浩安排面试。是时候让“天夜”拥有自己独立的、专业的运营团队了。
处理完这些,他接通了内线电话:“胖子,来一下。”
张浩很快进来,脸上还带着扳倒周磊后的兴奋余韵。
“凌霄,有什么新指示?”
“两件事。”李凌霄言简意赅,“第一,准备一下,下周我们去省城出差,实地考察那几个备选的开店城市和具体位置。”
“没问题!”张浩立刻应下,“第二件呢?”
“第二,”李凌霄看着他,语气郑重,“准备组建集团公司。”
“集团公司?”张浩一愣。
“嗯。”李凌霄点头,“‘初见’茶饮、‘天夜娱乐’、‘星辰科技’,还有未来的其他业务,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架构进行管理、资源调配和资本运作。名字……就叫‘凌霄集团’吧。”
张浩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集团公司!这意味着他们不再是小打小闹的个体户,而是真正向着规范化、规模化的企业集团迈进了!
“我明白了!我马上着手准备相关材料和注册事宜!”
张浩离开后,李凌霄揉了揉眉心,略微放松下来。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车水马龙。从那个雨夜绝望的毕业生,到如今执掌即将成立的“凌霄集团”,不过短短数月。这一切,都源于脑中那神秘的“商业神格”。
他能感觉到,随着“初见”的成功和商业版图的初步勾勒,那“商业神格”似乎也在悄然成长,赋予他的知识和洞察力越发深邃。他甚至能隐约触摸到一些关于市场未来趋势的、更加模糊却宏大的脉络。
几天后,李凌霄和张浩踏上了前往省城的动车。同行的,还有特意从排练中抽空出来的林清雅。她接到省城一家知名音乐电台的专访邀请,这对她个人和“天夜娱乐”都是进一步打开知名度的好机会。
动车上,林清雅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轻声对李凌霄说:“感觉像做梦一样。几个月前,我还在为解约和前途迷茫,现在居然能去省台做专访了。”
“这只是开始。”李凌霄看着手中的市场分析报告,头也没抬,“你的舞台,不应该局限于江城。”
林清雅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心中微动。这个男人,似乎总能以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智,推动着身边的一切向前疾驰,包括她自己。
抵达省城后,三人分头行动。张浩去对接本地商业地产中介,实地勘察备选店址;林清雅在“天夜”新任CEO(已初步确定人选)的远程协助下,前往电台;李凌霄则独自一人,走访省城的几个核心商圈,感受当地的商业氛围和消费习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