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透过会议室明亮的窗户,洒在长条会议桌上,却驱不散室内逐渐凝聚的紧张气氛。天南大学创新中心,“新风能”项目团队的核心成员齐聚一堂,本该是商讨决赛后辉煌发展的会议,此刻却陷入了僵局。
步高峰坐在主位,神色平静地看着争论的双方。父亲公司的危机暂时稳住,他便立刻赶回学校处理团队事务,没想到迎接他的是这样一个局面。
“我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楚风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他挥舞着手中一份精美的意向书,“‘深空动力’!星际能源领域的巨头之一!他们愿意出资五亿星元收购我们项目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权,并且承诺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推广和市场开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技术能迅速铺开,意味着我们能立刻获得巨大的回报!各位,想想看,我们还只是学生!”
他身边坐着的新成员赵刚和李悦明显意动,眼神中闪烁着对财富和成功的渴望。孙静则微微蹙眉,似乎有所保留。
“楚风,我理解你的想法。”林雪推了推眼镜,冷静地开口,她的面前摊开着厚厚的市场分析报告和技术文档,“但是,收购意味着控制权的丧失。‘深空动力’看中的是我们的核心技术,一旦被他们掌控,后续的研发方向、技术迭代,甚至是我们这个团队能否保留,都是未知数。他们完全可以利用我们的技术基础,嫁接他们自己的体系,然后将我们边缘化。这在商业史上屡见不鲜。”
陈浩立刻附和:“没错!雪姐说得对!咱们辛辛苦苦搞出来的东西,凭什么让他们摘了桃子?而且,‘新风能’的潜力远不止于此,现在卖掉了,以后肠子都得悔青!”
苏晓也小声说道:“我觉得……我们应该把根基打得更牢一点。”
楚风反驳道:“潜力?根基?那些都是虚的!机会是稍纵即逝的!没有‘深空动力’这样的平台,光靠我们自己,要多久才能把技术推广出去?等我们慢慢打磨好,市场可能已经被别的技术占领了!风险太大了!”
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新老成员之间隐约出现了一道裂痕。
步高峰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心中了然。楚风的激进,源于对快速成功和认可的渴望,或许也夹杂着之前项目被压抑的表现欲。而林雪等人的担忧,则基于对技术本身的热爱和对长远发展的考量。
他轻轻敲了敲桌面,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争论解决不了问题。”步高峰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既然双方都有理由,那我们就不妨把理由摆到台面上,进行一次彻底的利弊分析。”
他站起身,走到会议室前方的智能白板前。
“我们现在举行一次临时辩论会。议题就是:‘新风能’项目是否应该接受‘深空动力’的收购要约。”
“支持方,楚风为主辩,赵刚、李悦协助。反对方,林雪为主辩,陈浩、苏晓协助。孙静,你暂时作为记录员和中间观察员。”
“规则很简单:每方有二十分钟陈述时间,必须基于可验证的数据、市场案例、法律法规以及我们自身的技术特点进行论证。不允许进行人身攻击或空泛的承诺。陈述完毕后,各有十分钟质询和自由辩论时间。最后,由所有成员匿名投票,决定团队下一步的方向。”
这个提议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又显得无比公平。楚风愣了一下,随即自信满满地点头:“好!就用数据说话!”林雪也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面前的资料:“没问题。”
辩论开始了。
楚风一方火力全开,引用了大量新兴科技公司被大企业收购后获得飞速发展的案例,强调了“深空动力”能够提供的渠道、资金和品牌优势,描绘了一幅技术迅速普惠社会、团队成员名利双收的美好蓝图。他甚至初步计算了每位成员可能获得的分成,数字确实相当诱人。
轮到林雪一方。林雪没有直接反驳楚风的描绘,而是调出了星际联邦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条文,以及近几年类似技术收购案后续发展的跟踪报告。
“根据《星际联邦技术并购审查条例》第38条,涉及潜在垄断和核心技术转移的并购,需要经过严格审查,周期漫长且存在变数。”
“大家请看案例A,七年前‘光梭科技’被‘星环重工’收购,核心团队三个月后就被解散,原有技术被拆分融入‘星环’体系,创始团队至今仍在诉讼……”
“案例B,‘灵动生物’坚持自主运营,虽然前期艰难,但五年后凭借持续迭代的技术,已成为细分领域的独角兽,估值是当初收购报价的十倍……”
她的话语条理清晰,数据确凿,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仿佛冷水,渐渐浇熄了赵刚和李悦眼中的狂热。
自由辩论环节,陈浩抓住楚风方案中对控制权丧失风险轻描淡写的问题穷追猛打:“楚风,你一直回避核心问题,如果‘深空动力’后续要求我们转向他们指定的、但背离我们初心的研发方向,我们怎么办?如果他们要裁掉我们中的一部分人,我们又怎么办?用合同约束?我们拿什么跟这种巨头谈合同条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