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宫盏里的茶纹谜 —— 康熙二十三年秋】
南京行宫的御茶房里,阳光透过窗棂,在琉璃盏上碎成金片。王继祖捧着茶盘的手微微发紧,盘里的金骏眉砖泛着油光,砖面的 康熙年制 款在光下若隐若现 —— 这是前几日在茶引司验过的那批,此刻正等着面圣。
王掌柜的茶,倒要见识见识。 康熙捻着胡须笑,龙袍袖口扫过案几,带起的风让烛火晃了晃。太监捧着琉璃盏上前,盏壁薄得像蝉翼,映得里面的白水都泛着青蓝。
王继祖深吸口气,捏起茶砖往盏里放。指尖刚触到热水,砖角的盐晶就化了,在水里晕开细小白点。他用银茶匙轻轻搅动,那些白点突然活了似的,顺着水流聚成四个字 ——万寿无疆。
康熙挑眉,凑近了看,这茶里竟有花样?
是武夷岩茶的茶红素,遇盐晶会凝结。 王继祖垂着手回话,眼角瞥见站在一旁的范氏掌柜,脸白得像张纸 —— 这人不知走了什么关系,竟也跟着进了御茶房,此刻正盯着琉璃盏咬牙。
茶汤慢慢变成琥珀色,万寿无疆 四个字在光下越发清晰。康熙端起盏抿了口,喉结动了动:比江南的碧螺春多三分野趣,带劲。 他放下盏,对太监说,取玉牌来。
片刻后,块羊脂白玉牌放在案上,刻着 贡茶极品 四个篆字,边角镶着金边。王继祖跪地接牌时,指尖故意在牌后划了划 —— 指甲缝里藏着点磁粉,是按银锭防伪的老法子备的。
往后这武夷贡茶,就由你王家督办。 康熙的声音带着笑意,王继祖磕头的瞬间,瞥见范氏掌柜的手攥成了拳,指节泛白。
一、玉牌后的磁石字
回到驿馆时,天已擦黑。王继祖关紧门窗,从怀里摸出块小磁石 —— 是用恰克图换来的俄国产磁铁,比山西的铁器吸力强三倍。他把磁石往玉牌背面一贴,原本光滑的玉面突然显出六个字:非御赐,乃民赐。
赵二在旁边看得直咋舌:东家,这法子跟当年给俄国人打磁粉银锭一个路数啊!
皇家的东西看着金贵,实则是副枷锁。 王继祖摩挲着玉牌,磁粉字在烛光里忽明忽暗,范家那帮人盯着这位置不是一天两天了,咱得留个醒。 他想起刚才在御茶房,范氏掌柜看玉牌的眼神,像狼盯着肉。
正说着,窗外传来几声夜鸟叫,是晋商的暗号 —— 有人盯梢。王继祖赶紧把磁石收进茶罐,玉牌背面的字瞬间隐去,恢复成块普通的玉。
明儿起,这玉牌得贴身带。 他把玉牌塞进贴肉的口袋,磁粉遇汗会渗得更深,就算被抢了,咱也有法子认回来。
二、鼻烟壶的暗纹合
卯时的露水打湿了驿馆的台阶,王继祖刚推开房门,就见赵二举着个小盒子跑过来,盒子上还沾着茶末。东家你看!这是从俄国商人手里换来的,说是贵族用的鼻烟壶。
打开盒子,里面是个翡翠鼻烟壶,壶身上刻着缠枝纹,中间嵌着块茶砖,砖面的图案看着眼熟。王继祖拿起来对着光看,突然 了一声 —— 那图案竟是 万寿无疆 的变体,只是把汉字改成了缠枝纹,和玉牌上的 纹如出一辙。
这不是...... 赵二也看直了眼,跟行宫玉牌上的花纹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王继祖的心沉了沉。这鼻烟壶是去年在恰克图见过的样式,当时只当是俄国人仿中国纹样,没在意。如今看来,这图案怕是早被各方势力盯上了 —— 后金用它收茶税,俄国人刻在鼻烟壶上,现在连康熙的玉牌都用了同款。
他捏着鼻烟壶往地上磕了磕,茶砖突然松动,掉出张碎纸,上面用俄文写着 茶路地图。虽然看不懂字,但画的路线却认得 —— 从武夷山到莫斯科,每个驿站都标着个小茶砖,和自己手里的茶路图几乎一样。
范家不光勾连后金, 王继祖把碎纸烧成灰,怕是连俄国人都搭上了。
三、茶砖里的势力网
巳时的太阳晒得人发暖,王继祖坐在茶馆里,看着街上的茶商来来往往。邻桌两个贩子的话飘进耳朵:听说了吗?范家在张家口设了新茶栈,专收带 万寿纹 的砖......
他端起茶杯的手顿了顿。这才几日,万寿纹 就成了茶商眼里的香饽饽。想来也是,沾了皇家的边,茶价能翻三倍,范氏自然不会放过。
赵二从外面回来,压低声音说:范掌柜去见江宁织造了,马车里装着好几箱茶砖,看着跟咱的金骏眉一个样。
仿得再像,也缺样东西。 王继祖往茶里撒了点盐晶,茶汤立即显出淡淡的 字,他们学不会盐晶的配比,更不知道这茶砖里藏的网。
从武夷山的醋浸蓑衣,到福州府的空窑计,再到如今的磁石玉牌,每步都埋着晋商的记号。这些记号单独看是小伎俩,合在一起却像张网,把后金、俄国、甚至朝廷的势力都缠了进来。
可这网是护着晋商,还是会勒死晋商?王继祖望着茶杯里的 字,突然觉得后背发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