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正太铁路工地 —— 光绪二十九年夏】
蒸汽机车的 “呜呜” 声刺破长空,黑铁车轮碾过铁轨,溅起细碎的石渣。王昭临站在工地土坡上,手里攥着张泛黄的茶路地图,指尖在 “平遥 - 恰克图” 的驼队路线上划了又划 —— 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点,是这五年里驼队遇劫、茶砖霉变的标记,光去年就丢了八十多担茶,赔了近两千两银。
“少东家,您看这机车,” 随从指着远处拉着建材的火车,“一趟能拉三十车货,比二十峰驼队还多,三天就能从石家庄到太原,驼队得走半个月!” 王昭临点点头,目光落在机车旁的货厢上 —— 要是把这货厢改成运茶的柜子,再在沿线设几个货站,茶路断的难题,说不定真能解决。
他蹲下身,捡起块铁轨边的碎石,在地上画起货站草图:“从平遥开始,往太原、石家庄、张家口…… 一直到恰克图,设十二个货站,” 他指着草图上的圆圈,“每个货站都装‘磁石验茶台’,茶砖到了先验真假,再存进防潮的货柜,比驼队露天运安全多了!”
一、工地看的方案生
辰时的太阳越升越高,工人们正在铺新铁轨,铁锤敲打的声音 “叮叮当当” 响。王昭临跟着铁路工程师钻进机车驾驶室,满鼻子都是煤烟味,却看得格外认真 —— 工程师指着仪表盘说:“这机车最快能跑三十里地,遇着陡坡还能换挡,比驼队翻茶山稳多了。”
王昭临突然问:“货厢能不能改改?茶砖怕潮,还得防摔。” 工程师想了想:“能!把货厢内壁衬层铅皮,再装个通风口,防潮没问题。” 王昭临赶紧补充:“再加上‘盐晶感应器’,” 他从怀里掏出块盐晶片,“这是晋商传下来的,遇潮会显红,茶砖刚有点潮就能预警,比等霉了再处理强。”
工程师接过盐晶片,在水里蘸了蘸,果然显了淡红,忍不住赞:“这法子妙!既用了洋机器,又藏着老智慧。” 王昭临心里更定了 —— 他要的不是全盘西化,是让铁路替驼队,让现代技术护着晋商的茶砖,根没变,只是换了条更快的路。
当天下午,他就把方案写在了桑皮纸上,用盐晶水在边角写了 “晋商茶路” 的暗记:十二个货站,每个配两台磁石验茶仪(前卷磁石笔改良的,能批量验茶),货柜外绘关公骑马像(晋商信关公,也能镇住路上的邪祟),内侧刻 “汇通海” 的英文 “Universal Bank”—— 以后茶砖要卖到海外,得让洋商认得出晋商的牌子。
二、货站设的磁石验
巳时的平遥总号,王昭临把方案摊在桌上,分号掌柜们围过来,眼睛都亮了。刘德海指着 “磁石验茶台” 的图:“少东家,这验茶台怎么用?跟以前的磁石笔一样吗?”
王昭临让人搬来台新做的验茶仪 —— 是个木箱子,里面嵌着块大磁石,上面有个槽,刚好能放茶砖。他拿起块武夷岩茶砖放进去,按下按钮,仪表面板上立刻显了双驼纹:“比磁石笔快十倍,一次能验五块砖,假砖没磁粉,显不出纹,一眼就能挑出来。”
有掌柜担心:“货站的伙计不会用咋办?” 王昭临早有准备,从包里掏出本《验茶仪用法》,封皮用茶汁写了 “晋商密传”,里面画着步骤图,连 “怎么换磁石、怎么看盐晶预警” 都写得明明白白:“每个货站派两个老茶工带徒弟,半个月就能学会,比教驼夫认茶砖简单。”
他还让人抬来个改装好的货柜,打开门,内壁的盐晶感应器像条细红线,绕着柜壁走了一圈。王昭临往茶砖上喷了点水,刚放进柜,红线就显了红:“这就预警了,伙计赶紧把茶砖挪到通风处,不会等霉了才发现。” 掌柜们都凑过来摸,有的还喷了点水试,看着红线显红,都点头说 “比驼队用的油布防潮强”。
三、粤商联的路线通
未时的太原客栈,王昭临见到了伍景棠 —— 伍绍荣的儿子,接手了十三行的部分茶贸业务,刚从广州来山西。伍景棠手里拿着张海运提单,笑着说:“王兄,我爹当年做错了事,我得补回来,” 他指着提单,“广州港能接英国、俄国的洋船,要是咱们开通‘广州 - 太原’的铁路茶线,你的茶砖从太原运到广州,再装船出海,比走恰克图快多了!”
王昭临眼睛一亮 —— 他之前只想着往北到恰克图,没考虑过往南走海运。“伍兄,咱们能这么办,” 他掏出铁路方案,“你在广州设个晋商货站,用咱们的磁石验茶仪验茶,再用十三行的船运到洋行,” 他指着货柜上的英文,“洋商见了‘汇通海’的牌子,再验过磁石,肯定信咱们的茶!”
伍景棠接过方案,翻到盐晶感应器那页,忍不住拍了桌:“这法子好!我在广州见洋商的茶柜,也没这么细的防潮法子,” 他掏出印章,在方案上盖了粤商的海浪印,“就这么定了,我回去就修广州的货站,下个月就能跟你太原的货站对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