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货站的货柜旁 —— 光绪三十年春】
刚经历试运成功的太原货站,比往日更热闹。首列 “王氏货柜” 停在铁轨中央,车头的关公旗被风扯得笔直,猩红底色上的青龙偃月刀泛着光,旗角的微型双驼纹在阳光下若隐若现。王昭临正和新掌柜们核对茶砖台账,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 汇丰银行太原分行经理托马斯,带着两个洋伙计,穿着笔挺的西装,皮鞋踩在碎石路上 “咔嗒” 响。
“王先生,恭喜试运成功。” 托马斯走到货柜前,目光先扫过关公旗,又落在车轮轮毂上的 “Universal Bank”,嘴角勾起一丝嘲讽,“不过我有点好奇,” 他指着旗和洋字,“一边挂着你们传统的关公旗,一边刻着洋文,既想当守旧的晋商,又想做洋气的洋行老板,这不自相矛盾吗?”
周围的晋商掌柜都皱起眉,王昭临却没生气,笑着指了指货柜里的茶砖:“托马斯先生,您不懂晋商的‘义利’二字。关公守的是‘义’—— 咱们做买卖讲诚信,不坑人;英文是为了‘利’—— 方便跟洋商打交道,把茶卖到国外,这叫‘义利兼顾’,不是自相矛盾,是晋商的本色。”
一、洋行窥的嘲讽起
辰时的日头渐渐升高,托马斯从随身的皮包里掏出块茶砖 —— 是英国洋行产的 “洋茶砖”,包装上印着复杂的花纹,还贴了张英文标签。“王先生说的‘义’,我不太懂,” 他把洋茶砖递给王昭临,“但我知道,做买卖靠的是‘好货’,你们晋商的茶砖,防伪真的比我们洋茶强?”
这话里的挑衅,谁都听得出来。王昭临接过洋茶砖,掂了掂,手感比晋商茶砖轻些。他从怀里掏出块巴掌大的磁石 —— 是前卷 “磁石验票” 磁石的改良版,体积缩小了一半,吸力却更强,用丝线系在腰上,方便铁路运输时随身验茶。“托马斯先生,咱们不如当场验验?” 他笑着说。
托马斯抱臂站着,一脸笃定:“我的茶砖用的是最新的机器压制,没任何问题,你尽管验。” 王昭临把磁石往洋茶砖上贴,刚开始没动静,可当他往砖缝里蹭了蹭,磁石突然吸住了点灰色粉末 —— 是铅粉!
“这是…… 范氏旧法!” 旁边的老掌柜刘德海喊了出来,“用茶汁掺铅粉造假,当年范明就是这么做的!” 王昭临把磁石上的铅粉展示给众人看:“托马斯先生,您的洋茶砖,用的是我们晋商淘汰的造假法子,还好意思说‘最新技术’?”
托马斯的脸瞬间红了,赶紧把洋茶砖抢回来:“这…… 这只是个别情况,不是所有洋茶砖都这样!” 他嘴上辩解,心里却吃了一惊 —— 晋商的磁石竟能检出这么细的铅粉,防伪技术比他想的还强。
二、磁石验的实力证
巳时的货站里,围观的商客和百姓都围了过来,有的还拿着晋商茶砖,让王昭临用改良磁石验。王昭临接过一块茶砖,磁石一贴,砖面的双驼纹立刻显黑;又往砖缝滴了滴茶汁,盐晶密信的茶农信息慢慢显形,引得众人啧啧称奇。
“各位看,” 王昭临举着磁石,“这是前卷晋商‘磁石验票’的改良版,体积小,吸力强,不管是运茶路上,还是货站交接,掏出来就能验,比洋人的机器还方便。” 他又指着洋茶砖,“洋商的茶砖,看着花哨,其实用的是老造假法子,咱们晋商的茶砖,每一块都能追溯到茶农,这才是真‘好货’!”
托马斯站在旁边,脸上挂不住,借口 “还有事”,带着洋伙计匆匆离开。走之前,他回头看了眼关公旗和货柜,眼神里满是不甘 —— 原本想嘲讽晋商 “不伦不类”,反倒被揭穿了洋茶砖的猫腻,还见识了晋商的防伪实力。
王昭临看着托马斯的背影,对掌柜们说:“洋行不会善罢甘休,他们肯定会想别的法子抢生意,咱们得提前准备。” 他让人把验出铅粉的洋茶砖封存起来,“这是证据,以后要是洋商说咱们的茶砖不好,就拿这个反驳。”
三、断茶源的阴谋生
午时的汇丰银行太原分行,托马斯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脸色阴沉。他没想到晋商的防伪技术这么强,更没想到王昭临这么难对付。“不能硬碰硬,得从源头下手。” 他翻出晋商茶源的资料 —— 晋商的茶大多来自祁门、武夷的茶农,靠 “茶农赊账,收茶后结账” 的老规矩合作。
“有了!” 托马斯眼睛一亮,立刻写了封信,让伙计快马送回英国总行,信里说:“晋商依赖茶农赊账,咱们可以用低息贷款诱茶农 —— 只要茶农把茶卖给洋行,就给他们低息贷款,还不用赊账,这样就能切断晋商的茶源!”
他还在信里建议:“晋商刚搞铁路运茶,需要大量银子维护货柜和路线,咱们可以故意抬高铁路运费,让他们运茶成本增加,再用低价卖洋茶,挤垮晋商的茶贸生意!” 写完信,托马斯得意地笑了 —— 他觉得这招 “断源抬价”,肯定能让晋商束手无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