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造纸已成,该研制活字印刷了。嬴政摩挲着茶盏边缘,朝廷政令当晓谕万民,岂容市井妄加揣测?要让百姓明白政令缘由,知晓其中利害。
扶苏揉了揉发酸的手腕——为表诚意,那几份告示皆是他亲笔所书。
活字印刷?
便似印章之法,不过每块只刻一字。嬴政拿起案上漆盘示意,将字模排布妥当,固定刷墨,覆纸按压即成。一日可印万张,再不必担心抄录错漏。
扶苏霍然起身,衣带扫翻了茶盏:妙极!我怎就......
从前无纸,自然想不到。嬴政笑着截住话头,万物衍化自有其道,我不过借后世智慧罢了。忽瞥见侍卫押着个衣衫破烂之人进来,唇角微扬:殿下,人到了。
李乙。
“老爷。”
“您这头上是咋回事?哪个不长眼的敢动我陈府的人!”
** 瞧他一直按着脑袋直抽冷气,顿时火冒三丈。
“老爷,没啥大碍。”
李乙憋着一肚子委屈。
就因骂了句 ** 先人,谁成想那厮混在人堆里,趁乱用石头给他开了瓢。
偏生还有差事要办,怕误了老爷的要事,连回头算账都不敢。
** 见他满身泥垢,心里已猜着七八分。
“委屈你了,回头就给你办官凭,把差役身份落实。”
“谢老爷栽培!”
李乙闻言,脑袋也不疼了,腰杆也挺直了,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儿。
这时其他伙计也三三两两回来了。
“事情办得如何?”
“跟来看热闹的人可多?”
** 板着脸发问。
“乌泱泱的!”
“街口都快挤塌了。”
众人忙不迭点头。
“妙极!”
** 抚掌笑道:“每人去领百斤粮,悄悄扛回家去,莫叫人盯上。”
“出门时记得放话,就说前五十名才能领这么多。”
“后头两百人,每人只得二十斤。”
“前一千名的,统共就给两斤。”
“其余说辞照我教的来。”
李乙几个点头如捣蒜,眼里直放光:“小的明白。”
** 转头招手:“公子且看,这叫羊群效应。”
扶苏摇头苦笑。
他知这法子管用,却总觉得这般行事,不够正大光明。
二人隐在暗处观望,不多时便见李乙他们扛着鼓囊囊的麻袋往外走。
“且慢。”
** 突然唤住他们。
“老爷还有吩咐?”
“差点意思。”
** 顺手折了根树杈,朝李乙的粮袋戳了几个小洞。
黄澄澄的粟米簌簌往下漏,惊得李乙手忙脚乱去堵。
“成了,就这样去。”
** 满意地搓搓手:“去吧。”
李乙虽摸不着头脑,还是挤出满脸喜色往外走。
“出来了!”
“这几个泥腿子真够胆!”
“他们扛的啥玩意儿?”
“嚯,瞧着像是粮袋啊!”
人群呼啦一下往前涌,整条街顿时堵得严严实实。
“作甚!”
李乙故作惊慌后退:“这可是太子爷赏的粮食, ** 的,你们还想明抢不成!”
“确实是粮食。”
“漏出来了!”
“是新收的粟米。”
金灿灿的小米从指间滑落,混入泥土。
众人瞪圆双眼,满脸震惊。
“小兄弟且留步。”
“太子为何赏你们这么多粮食?”
“快给我们讲讲。”
人群将他们团团围住,眼中闪着妒火。
李乙几人神色慌乱,交换着眼色。
“算了。”
“本不想告诉你们这些榆木脑袋。”
他摇头道:“我说实话,你们得放我走。”
“好好好!”
“你只管说。”
“太子府近在咫尺,谁敢造次?”
李乙死死按住粮袋破口,这才定神。
“太子有令!”他高声道,“先报名者可得百斤粮食作路费!”
人群瞬间炸开锅。
“本不愿多说,先到先得。”
“听说去得越晚,领得越少。”
“我还得叫乡亲们来领粮,快让路!”
李乙作势要冲出去。
“慢着!”
“小兄弟,这粮食不是白拿的吧?”
“领了粮要服徭役?”
人群纹丝不动。
“放 ** 屁!”李乙怒目圆睁,“谁敢诋毁太子!”
“说了是去八里沟干一冬的工钱!”
“太子仁厚,处处为百姓谋福。”
“你们这些黑心肝的,不怕天打雷劈?!”
同伴们纷纷帮腔:
“太子发粮管饭,就是再生父母!谁乱嚼舌根,老子拼了命也要护着!”
“这辈子没见过百斤粮!太子比亲爹娘还亲!”
“我娘八岁就饿死了……早遇太子该多好……”
乞丐们哭声四起,听得旁人鼻酸。
**咬牙切齿。
“蠢货!”
“一群饭桶!”
“养你们有何用!”
扶苏窘迫地蹭着鞋底。
“先生多虑了,百姓并未起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