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帮助王大力孩子解决夜啼问题的经历,如同一剂强效的催化剂,不仅极大地坚定了陈墨探索道家智慧的决心,更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名为“实践出真知”的种子。他不再满足于仅仅观察和记忆《地理辨惑清册》中的静态知识,而是开始渴望理解其背后更为根本的、动态变化的宇宙运行法则。他隐隐感觉到,风水之学,不过是这宏大法则在空间维度上的应用,而真正统御万物生灭、时空流转的底层代码,或许就隐藏在那更为古老、更为深邃的《周易》之中。
这个念头在他心中盘旋数日,终于在一个秋高气爽、天宇澄澈的午后,他带着新得的明前龙井,再次来到了医院后身的园林,向微晶子道出了心中的渴望。
微晶子听完陈墨关于处理夜啼案例的简要叙述和后续的求职请求后,并未立刻回应。他接过陈墨递上的茶叶,置于鼻端轻嗅,感受着那清雅的豆栗之香,目光却仿佛穿透了眼前的茶罐,投向了渺远的时空深处。良久,他才缓缓放下茶罐,那双洞察世事的眼睛凝视着陈墨,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重量:
“《易》者,日月之道,宇宙之律,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包罗万象,奥妙无穷。汝欲学《易》,可知此路之艰,如同以蠡测海?非有坚忍不拔之志,澄澈空明之心,不可窥其门径。”
陈墨心中凛然,知道这是微晶子在考验他的决心,也是在进行最后的告诫。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清澈而坚定,躬身行礼:“前辈,晚辈深知自身愚钝,学识浅薄。然,自接触前辈教诲以来,始知天地间另有洞天。窥见一隅,便心向往之。晚辈不敢奢求尽窥堂奥,只愿能略识门径,明了阴阳变化之理,五行生克之机,以期日后行医济世,能多一分洞察,多一分智慧。纵前路漫漫,荆棘遍布,晚辈亦愿持恒心,秉毅力,徐徐图之。”
他的话语诚恳,没有半点虚浮之气,只有对未知领域的敬畏与探索的真诚。微晶子静静听着,脸上古井无波,但眼神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满意之色。
“也罢。”微晶子终于松口,指了指对面的石凳,“既然你意已决,今日便与你讲讲这入门的基石——天干地支,五行生克。此乃构筑我华夏上古时空观、物质观、运动观的象数符号体系,亦是《周易》推演不可或缺之工具。若此基础不牢,后续一切皆是空中楼阁。”
陈墨心中一阵激动,连忙正襟危坐,如同最认真的学生,凝神以待。
微晶子并未直接讲述,而是先以纸代笔,在身旁微湿的泥土上,画下了一个圆。然后,在圆内缓缓画下一条优美的“S”形曲线,将圆均匀地分为两半,一半涂上阴影,一半留白。
“此为何物?”微晶子问道。
“太极阴阳图。”陈墨立刻回答,这个图像他早已熟悉。
“不错。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是生两仪。两仪交感,化生万物。然,这阴阳二气,在时空中是如何具体流转、分布、变化的呢?”微晶子循循善诱,“古人观天察地,便创制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以此象数系统,来描摹、记录、推演这阴阳二气在时空中的消长轨迹与相互作用。”
他开始在圆图外围写上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并解释道:“天干,如同天体运行对大地的影响,主动,主时间之序,显象于外。其亦有阴阳、五行属性。甲为阳木,乙为阴木;丙为阳火,丁为阴火;戊为阳土,己为阴土;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接着,他又在更外围写上了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地支,如同大地本身之气息变化,主静,主空间之位,藏质于内。同样分阴阳五行,且与十二生肖、月份、时辰一一对应。子为阳水(鼠),丑为阴土(牛)……依此类推。”
陈墨听得极其专注,大脑飞速运转,将这些新的符号与属性一一对应记忆。他发现,天干地支体系,就像一套精密的坐标系统,为无形的“气”在时空中的运行,标定了方位和刻度。
“天干与地支相配,始于甲子,终于癸亥,循环一次,恰为六十,故称‘六十甲子’。”微晶子继续道,“年、月、日、时,皆可用此干支记录。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所禀受的天地五行之气,便构成了其‘命盘’的基础,亦即俗称的‘八字’。而一处宅邸建造或入住时的时空坐标,其所凝结的五行之气,则构成了其‘宅盘’的基础。风水中的诸多流派,皆以此时空五行之气为根本进行推演。”
听到这里,陈墨心中豁然开朗!原来风水并非孤立地看山看水,其核心之一,正是要结合特定的时间因素,来考察天地人三才之气的交互影响!这比他之前理解的静态环境分析,又深入了一层。
讲完天干地支,微晶子抹去之前的图案,在泥土上画下了一个五角星,并在五个顶点依次写上:金、木、水、火、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