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蒯越的疑虑,董卓的野心
书房里,一滴墨汁终于从桌角坠落。
“啪嗒。”
声音很轻,却像一枚石子投入死水,在每个人的心湖里都荡开了一圈涟漪。
刘表闭着眼,靠在椅背上,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骨头,只剩下一张松弛的皮囊。那张往日里总是挂着温文尔雅笑容的脸,此刻只剩下灰败与倦怠。
蔡瑁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紧绷的肩膀终于垮了下来。他上前一步,声音里带着一种尘埃落定后的庆幸:“主公英明。如此,既可免去荆襄一场生灵涂炭,又能保全我等宗族家业。识时务者为俊杰,想那董卓,要的也不过是个面子。我们给了他面子,他自然也不会做得太绝。”
在他看来,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打不过,就加入。道理简单粗暴,却最实用。名声?名声能值几个钱?活着,富贵地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刘表没有睁眼,只是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算是回应。他已经没有力气再争辩什么,蔡瑁的话虽然刺耳,却也是事实。
然而,一直沉默的蒯越,却在此时缓缓开口。
“主公,德珪将军。”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听不出喜怒,“明日亲自出迎王粲,是应有之礼,亦是必要之举。这一点,越,并无异议。”
蔡瑁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以为蒯越也认同了自己的看法。
可蒯越的下一句话,却让那笑容僵在了脸上。
“只是,越有一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刘表终于缓缓睁开了眼,浑浊的目光投向自己最信赖的这位谋主。蔡瑁也皱起了眉,不解地看着他。
蒯越没有理会蔡瑁,他的目光直视着刘表,眼神清澈而锐利,仿佛能穿透人心:“主公,您真的以为,董卓想要的,仅仅是一个面子吗?”
“一个只想要面子的国贼,会耗费心力去铸造那等闻所未闻的‘仙兵’?”
“一个只图享乐的屠夫,会去关中推广什么曲辕犁,大办官学,甚至捣鼓出那本《新华字典》?”
“一个只知杀戮的武夫,会懂得用雪糖和精盐来瓦解人心,展示他那富足得令人嫉妒的治下?”
蒯越每问一句,便向前走一步。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如同一把小锤,不轻不重地敲在刘表和蔡瑁的心上。
“他做的每一件事,都非寻常诸侯所为,甚至非历代君王所能想。他不是在争霸,他是在创造一个全新的世道!一个由他董卓来制定规则的世道!这等野心,岂是区区一个荆州所能满足?岂是您让出权位,去长安颐养天年就能了结的?”
书房里的空气,再次凝固。
蔡瑁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觉得蒯越这是在危言耸听,在给刚刚下定决心主公添乱。
“异度!”刘表的声音沙哑地响起,带着压抑的怒火与无助,“那依你之见,又该如何?战,战不过!降,你又说他野心包天!难道我刘景升除了引颈就戮,就别无他路了吗?”
他像一头被逼到绝路的困兽,对着唯一可能伤害自己的人,发出了绝望的咆哮。
蒯越停下脚步,对着刘表深深一揖。
“主公息怒。越并非要主公死战,也非要主公立刻投降。”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如水,“越只是想提醒主公,我们面对的,不是一头吃饱了就会打盹的懒熊,而是一头永远不会满足的饿虎。”
“对待饿虎,一味地退让,只会让它觉得你软弱可欺,最后连骨头渣都不会给你剩下。我们不能不降,但更不能真降。”
“你这是何意?”蔡瑁忍不住插话。
蒯越没有看他,依旧对着刘表,缓缓道来:“我的意思是,我们要做两手准备。”
“其一,是明面上的。明日主公出迎王粲,礼数要做到极致,要比他想象的还要周全,还要谦卑。宴席要办得最盛大,话要说得最诚恳。他要什么,我们给什么。金银珠宝,粮草兵马,甚至可以主动上表,请求朝廷派官员来‘协助’我们治理荆州。总之,我们要让董卓,让王粲,让全天下的人都看到,我荆州刘景升,畏惧天威,诚心归顺,绝无二心。”
蔡瑁听到这里,眉头舒展了些。这听起来,和他想的差不多。
“其二,”蒯越的语气陡然一转,带上了一丝冰冷的寒意,“是在暗地里。我们越是卑躬屈膝,手上的刀,就要磨得越快,藏得越深。”
刘表的眼神动了动。
“德珪将军掌管水军,当立刻以防备孙策为名,秘密扩建船队,在江夏、巴陵等地,加固水寨。汉水天险,是我们最后的屏障,绝不可废弛。”
“我与兄长,会暗中联络荆襄七郡的望族豪强。他们未必都像蔡家一样愿意归附董贼,将祖宗基业拱手让人。只要将董卓在关中打压士族,强推官学之事稍加渲染,不怕他们不同仇敌忾。”
“还有,立刻派遣最精干的探子,不惜一切代价,潜入关中。我们不仅要知道他董卓的兵马调动,更要搞清楚,他那‘仙兵’,究竟是何物构成?它喷吐的雷火,是否需要补充?若是需要,补充之物又是什么?神仙,也是要吃饭的。只要我们能找到他‘仙兵’的命门,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