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盟的晨雾刚被朝阳驱散,东向山道就传来了杂乱的脚步声和车轮声。阿平骑着马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三队衣衫朴素的族人,总共四十余人,推着五辆简陋的木车,车上装着干瘪的粟米、粗糙的石工具和少量兽皮——正是他昨日在青木林邀请的三个小部落:青竹部落、岩穴部落和溪谷部落。
“前面就是龙盟的石墙了!” 阿平勒住马,回头对身后的族人笑着说,“你们看,那就是我们的东向石墙,昨天刚打败赤虎部落,现在安全得很!”
三个部落的首领赶紧抬头望去 —— 五尺高的青石墙巍峨矗立,石墙顶端隐约能看到巡逻的青壮,墙下的壕沟里还残留着战斗的痕迹,却丝毫不减其威严。青竹部落的首领竹青是个精瘦的汉子,手里握着一根竹制手杖,眼里满是惊叹:“这石墙真结实!比我们部落的竹篱笆牢固多了,有这样的防御,再也不用怕被抢了!”
岩穴部落的首领石穴身材魁梧,皮肤黝黑,他拍了拍身边的木车,语气里满是期待:“我们带了二十斤粟米、十块磨好的石板,虽然不多,却是我们的诚意,只求龙盟能收留我们,教我们冶铁技术。”
溪谷部落的首领溪月是个干练的女子,穿着麻布短裙,腰间系着藤编腰带,她指着车上的兽皮:“这些是我们部落猎的野兽皮,能做衣服、铺石屋,我们还会挖野菜、找泉水,肯定能为龙盟出份力!”
守墙的青壮木松看到阿平带回了新部落,立刻吹响了 “友方到访” 的骨哨,声音清脆。那时带着山魁、阿果、沙木等首领快步迎了出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欢迎各位首领和族人!龙盟的大门,永远为愿意遵守规矩、好好干活的部落敞开!”
竹青、石穴、溪月赶紧上前见礼,石穴激动地说:“阿石首领,我们早就听说龙盟待人宽厚,有铜铁工具,还能打败赤虎部落,我们愿意加入龙盟,遵守贡制,好好干活!”
那时笑着点头,让阿果带着三个部落的首领去登记:“阿果,给每个部落发小兽皮本,讲解贡制规则,他们带来的物资都记上贡献,然后分配临时的石屋,让族人先安顿下来。”
阿果应声上前,拿出三张崭新的兽皮卷和炭笔,逐一登记:“青竹部落,粟米 20 斤(抵 10 斤粟米贡献)、竹制工具 5 件(抵 15 斤粟米);岩穴部落,石板 10 块(抵 20 斤粟米)、石斧 3 把(抵 10 斤粟米);溪谷部落,兽皮 15 张(抵 30 斤粟米)、野菜干 5 斤(抵 5 斤粟米)。”
登记完毕,阿果带着三个部落的族人往广场旁的空石屋走去,路上还不忘介绍:“前面就是贡献榜,每个部落的贡献都记在上面,月底按贡献分物资,铜铁矛、铁剑、暖棚种子都能换。那边是冶铁坊,沙木师傅正在锻打武器,以后你们学会了冶铁,也能自己做工具。”
族人们好奇地打量着龙盟的一切:整齐的石屋、忙碌的族人、冒着炊烟的灶台、还有远处黑石山方向传来的锻打声,眼里满是向往 —— 这样安稳有序的日子,是他们以前从未拥有过的。
安顿好新部落的族人,那时在议事石屋召开了临时议事会,三个新部落的首领也受邀参加。石桌上摊着兽皮地图,那时指着地图上龙盟周边的区域:“现在我们联盟有六个部落了,龙盟本部、石牙、河、木、青竹、岩穴、溪谷,大家要团结协作,才能把日子过好。接下来,我们有三件大事要做:一是加固防御,在东向石墙外再挖一道壕沟,砌上尖木;二是扩大生产,开垦新的耕地,扩建冶铁坊和粮仓;三是完善贡制,新增‘技术教学’‘部落互助’两项贡献,鼓励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首领们纷纷点头,竹青首先开口:“我们青竹部落擅长编竹器,竹筐、竹席、竹篱笆都能编,我们可以每月编五十个竹筐,换些铜铁工具,还能教其他部落编竹器,算我们的贡献。”
石穴接着说:“我们岩穴部落擅长采石、砌石屋,之前帮其他部落砌过简易石墙,我们可以帮龙盟扩建粮仓,再挖些石板铺山道,抵我们的贡献。”
溪月也说:“我们溪谷部落擅长找泉水、挖野菜,还懂些简单的草药知识,我们可以帮林苗姑娘采草药,给各部落送泉水,也算贡献。”
那时很高兴,当场分配了任务:青竹部落负责编织竹器,供应冶铁坊、粮仓和各部落的需求;岩穴部落负责扩建粮仓和铺设山道;溪月部落负责采集草药、寻找新的水源,协助林苗打理草药棚。三个部落的首领都爽快地应下,眼里满是干劲 —— 终于有了安稳的家园,他们只想好好干活,攒贡献换更好的生活。
当天上午,龙盟就掀起了战后重建和生产的热潮。青竹部落的族人带着砍刀钻进东边的竹林,砍伐坚韧的竹子,回来后坐在广场旁,熟练地编织竹筐、竹席。竹青拿着一根竹子,教龙盟的族人编竹筐:“选竹要选三年生的硬竹,劈成竹条后要泡在水里,这样编出来的竹筐不容易开裂。” 族人们学得认真,没一会儿就编出了几个像模像样的竹筐,阿果看到后,立刻在贡献榜上记下 “青竹部落教编竹筐(抵 20 斤粟米贡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