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洒满溪域两岸,刚竣工的木材加工工坊前,十二部落的族旗迎风招展。那时站在临时搭建的石台上,身后是镌刻着 “龙盟” 二字的巨石 —— 这是石坚带着山岩部落族人,用三天时间从山地凿取、打磨而成,石面光滑,字迹遒劲,象征着十二部落拧成一股绳的决心。
石台下,各部落首领按序排列:蛮石部落的蛮熊握着新锻的铁斧,黑风部落的前首领黑煞(已归顺,负责骑兵训练)腰间挂着铁制马刀,溪木部落的溪松抱着一截优质楠木,草甸部落的草禾提着装满奶酪的陶瓮…… 每个人手里都捧着本部落的标志性物件,脸上满是庄重。
“从枢纽到溪域,从石制工具到铁制利器,从各自为战到十二部落同心,我们走过了最艰难的路,也创下了最坚实的基业!” 那时的声音洪亮,穿透人群,“今天,我们不只庆祝融合,更要立下盟规、固化分工、贯通路网,让联盟的日子长久安稳!”
话音刚落,阿果捧着三块烧制平整的陶板走上前来,陶板上用木炭刻着密密麻麻的纹路 —— 这是她和各部落长老商议了七夜的盟规,分 “分工、分配、互助” 三卷。
“第一卷,分工定责,各尽其长!” 那时指着第一块陶板,声音坚定,“蛮石部落掌防御与基建,山岩部落协建石工与运输;风牧、草甸部落掌草原放牧与骑兵巡逻;树栖部落掌森林勘探、草药采集与警戒;石矿、黑风部落掌冶铁与工具锻造;河泽、溪木部落掌水利、造船与渔获;丰粮区(原蛮石部落农耕组)掌耕种与粮种培育;岩羊、草药部落掌疗愈与食材供应;竹编部落掌器具编织与物资收纳!”
每念到一个部落,对应的首领便上前一步,接过阿果递来的木质令牌 —— 令牌上刻着部落图腾与分工字样,既是责任,也是荣耀。蛮熊掂着令牌,粗声笑道:“以后筑墙、修路的活,我们蛮石部落包了!保证坚固耐用!” 溪松也举起令牌:“造船、运木交给我们,溪域到大河的航线,绝不让物资滞留!”
“第二卷,分配有度,按劳取酬!” 那时指向第二块陶板,“联盟设‘劳作记功’之法:阿果掌账本,族人凭劳作时长、成果兑换物资 —— 开垦一亩田记三功,锻造十把铁具记五功,巡逻一日记一功,捕鱼十斤记两功;盐、铁、粮等刚需物资按人口保底分配,多余部分凭功兑换,部落间互通有无,禁止私藏垄断!”
石矶摸着胡须点头,石矿部落的族人之前常因缺粮受困,如今 “保底 + 记功” 的规则,让他们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草禾也露出笑容:“我们的奶酪、肉干能换盐和铁具,族人的劳作再也不会白费!”
“第三卷,互助为纲,共御危难!” 那时的目光扫过全场,“任一部落遇灾(旱、涝、兽袭、外敌),其余部落必须驰援:风牧、黑风部落出骑兵,蛮石、山岩部落出人力,河泽、溪木部落出船只,丰粮区出粮食,疗愈屋出草药;联盟议事屋由十二部落首领轮值,重大决策需半数以上同意方可执行,禁止一人独断!”
溪松想起之前被狼群围困的绝境,眼眶微热:“若早有这样的盟规,我们也不会受那么多苦。从今往后,我们都是龙盟的家人!”
盟规宣读完毕,十二部落首领一同上前,将令牌按图腾方位嵌入巨石底座,陶板则被安放在议事屋的石架上,成为联盟不可动摇的根基。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小木、草芽、溪禾三个孩子举着自制的小令牌,在石台下蹦跳着喊:“联盟万岁!家人万岁!”
庆典过后,那时立刻启动 “全域路网” 工程 —— 这是第一阶段的最后一块拼图,也是衔接第二阶段的关键。按规划,路网以枢纽为中心,辐射西原、溪域、山地、草原四大区域,分 “水路、陆路、栈道” 三线推进:
水路:溪木部落牵头,用楠木打造二十艘大船,开通 “溪域→大河→西原” 航线,木衡带着木工坊族人加装铁制船锚与舵,让船只无惧风浪;水泽则组织水工疏通河道浅滩,在关键河段设立航标,确保物资运输畅通;
陆路:蛮石、山岩部落联手,以木轨车轨道为基础,拓宽路面,用山石铺垫,打造 “枢纽→西原→草原” 主干道;风烈带着骑兵巡逻队,在沿途设立驿站,驿站备有饮水、粮草和简易疗愈包,方便族人往来;
栈道:岩羊部落熟悉山地地形,牵头修复岩盐部落周边的古栈道 —— 之前盐路被黑风部落垄断时,栈道年久失修,如今用铁制铆钉加固,铺设木板,打通 “山地→枢纽” 的捷径,让岩盐、矿石运输更便捷。
工程启动后,各部落各司其职,全域一片热火朝天。枢纽到西原的陆路上,山岩部落的族人推着木轨车,将山石运往路面铺设点,木轨车的车轮碾过轨道,发出 “咕噜咕噜” 的声响,比人力搬运快了三倍;溪域的河面上,新造的楠木大船满载着木材、盐袋,顺着溪流驶向大河,船工们挥舞着铁头船桨,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山地的栈道上,岩羊部落的族人用铁制凿子修整岩壁,石矿部落送来的铆钉将木板牢牢固定,之前狭窄危险的栈道,渐渐变得宽阔平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