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祚的策略则完全不同。
他深知山民、农户和猎户的性格,他们没有流民那种绝望,却有着对家乡最深的眷恋和骨子里的坚韧悍勇。
他没有在城里大张旗鼓,而是带着小队精干人马,直接深入瑶山、壮寨,拜访头人、族长。
他带着丝绸、盐巴、铁器等硬通货作为礼物,更重要的是,他带来了皇帝的承诺和焦琏的保证。
“头人,陛下有旨,抗清保家,不分彼此!汉、俍、瑶、壮,皆是大明子民!
寨子里的好后生,跟着我们出去打仗,军饷、田亩、抚恤,和汉家儿郎一模一样!立了功,朝廷给你们寨子赐匾额,免徭役!”
同时,他在各处的山口要道、集市设立招兵点。
针对猎户,他亮出了崭新的强弓硬弩和鸟铳。
“会用弓的,来试试!拉得开这石力弓,饷银再加三成!”
“会使铳的,好汉子!来了就是火器营的骨干!”
“山里的好手,给我们当哨探,翻山越岭如履平地者,格外重赏!”
这些实实在在的条件,加上对“保家”的号召,打动了许多不安于山林、渴望建功立业的各族青年。
他们信任秦良玉和焦琏这样的名将,更相信朝廷这次是动了真格,拿出了真金白银。
李承祚麾下,很快汇聚了大量擅长山地作战、射术精准的悍卒。
赵兴的任务最为精细。
他的招兵点设在学宫旁、集市口,要求也最高。
不仅要身体强健,还需略通文墨,身家清白。
“识字的,站左边!会算数的,站左边!家里是匠户的,也站左边!”
他在招募普通兵员的同时,更像是在进行一次人才筛选。
这些“良家子”和有一定技术背景的人,将被作为未来的书记官、匠师、医官来培养,是新军的骨架和技术支柱。
虽然招募速度慢,但每一个都是宝贵的种子。
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经过初步筛选的青壮,从广西各地,由各路军将带领,汇聚到桂林、柳州等几个大的集训点。
焦琏亲自巡视各营,他的身影出现在每一个新兵营地,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惶恐又带着些许兴奋的新兵面孔。
“从今天起,你们不再是流民、农户、猎户!你们是大明的新军,是陛下的将士!”
“记住你们为什么来这里!记住你们身后的父母妻儿!”
“练好本事,跟着我焦琏,杀敌报国!”
整个广西,仿佛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兵营。
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一支在战火与白银中催生出的新军,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型、壮大。
而朱由榔这段日子也同样在桂林几处新的兵营视察。
桂林目前设了三座大型兵营校场,都设在城外。
第一处营地,流民新兵营。
这里充斥着不安与茫然。
新兵们大多面黄肌瘦,穿着刚刚发放的、尚不合身的号衣,队列歪斜,动作生疏。
当他们看到皇帝一行人时,更是显得手足无措,纷纷跪倒,头都不敢抬。
朱由榔没有直接走向将台,而是缓步穿过人群,在一个看起来只有十六七岁、身材瘦削的少年兵面前停下。
他俯身,亲手将少年扶起。
“哪里人?”皇帝的声音平和,听不出丝毫威严。
“回…回陛下,梧…梧州…”少年声音颤抖。
“家里还有人吗?”
“没…没了,李成栋攻进梧州,都没了…”
朱由榔沉默了一下,拍了拍少年单薄却努力挺起的肩膀,声音提高了一些,确保周围的新兵都能听到:
“没了家,朝廷就是你的家!没了田,朕分田给你们!好好跟着焦将军练,练好本事,将来不光能吃饱饭,还能为自己,为那些和你们一样受苦的百姓,挣一个不再流离失所的太平天下!”
他环视周围那些抬起的面孔,目光坚定:
“朕向你们保证,你们吃进嘴的每一粒粮,拿到手的每一文饷,都是干净的!是朕从那些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手里夺回来,专门用来养兵抗清的!你们,是朕和朝廷的希望!”
没有高深的道理,只有最直白、最能触动这些底层出身兵士心弦的承诺。
人群中,一些人的眼神渐渐从麻木茫然,变得有了一丝光亮和坚定。
第二处营地,山地新兵营。
这里的气氛则截然不同。招募来的俍、瑶、壮族士兵大多体格精悍,眼神中带着山民特有的野性和审视。
他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位年轻的皇帝,礼节不算规范,却自有一股彪悍之气。
朱由榔没有在意这些细节,他走到一名俍兵射手面前,拿起对方那张造型独特的硬弓,掂了掂分量。
“好弓!”他赞了一句,随即对陪同的将领和周围的士兵朗声道:
“朕知道,你们都是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的勇士!山林是你们的家,也是大明的屏障!朝廷需要你们的勇武,更需要你们的忠诚!”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郑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