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耗费,确为实情。然若能以此换取战场胜机,减少我大明将士之伤亡,其所费,远低于战败之损失。且若能统一制式,规模化生产,其成本亦可逐步降低。”
崇祯若有所思,未予评价,接着问道:“朕闻你军中,官兵同食同寝,赏罚无分彼此,甚至士卒可议上官之过。此非古制,岂不有损上下尊卑,动摇军心?”
这个问题涉及军队的根本组织和思想,更为敏感。
林慕义心念电转,措辞谨慎:“陛下,军中自有法度,尊卑不可废。然所谓‘官兵一体’,非指尊卑不分,而是指在军纪、粮饷、乃至为国效死之心上,应无差别。士卒乃军队根基,若其饥寒交迫,怨声载道,纵有良将,亦难驱使。唯有让其感受到公平,知其为何而战,方能凝聚死力,效命疆场。至于议过,乃是在特定训导场合,以改进为目的,绝非以下犯上。此皆为激发士卒血气,凝聚军魂之手段。戚少保当年,亦重‘练胆气’,‘教士心’,臣不过效先贤遗意,稍作变通。”
他将自己的做法与戚继光联系起来,巧妙地增加了说服力。
崇祯的目光微微闪动,似乎被触动。他沉默的时间更长了些,手指无意识地在御座的扶手上轻轻敲击。
英国公张维贤终于开口,声音苍老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林游击,你此法练兵,虽见成效,然若推行诸军,所需钱粮、器械、合格将弁几何?如今国用艰难,卫所糜烂,恐难以为继。”这是从现实和全局角度提出的质疑。
林慕义知道这是最难回答的问题,他坦然道:“回国公爷,此法确难一蹴而就,遍行天下。臣以为,当效戚家军旧事,择其精锐,先行试点,以战养战,逐步锤炼。待其形成战力,彰显威力,再以其为骨干,影响周边,或可徐徐图之。若贪大求全,反受其累。振明军初创,亦是在陛下与朝廷支持下,方得初步成效,不敢言推广,只求能为陛下练出一支可战之兵,以应不时之需。”
他没有空谈理想,而是强调了可行性与渐进性,并将功劳归于皇帝和朝廷,姿态放得极低。
点将台上再次陷入沉默。王洽与李邦华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与一丝惊叹。
崇祯皇帝缓缓站起身,走到台前,俯视着场下那支沉默而精悍的小部队,以及那个站在队伍最前方,身形挺拔,目光坚定的年轻将领。
寒风卷起他的龙袍下摆,他的脸上看不出喜怒。
良久,他转过身,对曹化淳及几位重臣道:“今日观操,朕心甚慰。”
只此一句,却让曹化淳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让张维贤、王洽等人神色各异。
崇祯的目光最终落在林慕义身上,声音清晰地传遍校场:
“林卿,你与振明军,很好。”
“朕,准你继续在天津卫练兵。一应粮饷器械,着兵部、户部,会同曹化淳,酌情拨付支应。”
“望你恪尽职守,勿负朕望,早日为朕,再练出一支虎狼之师!”
“臣,林慕义,领旨谢恩!定当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林慕义推金山,倒玉柱,再次拜下,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
他知道,这看似简单的几句话,意味着他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有限自主权”,振明军终于得到了官方正式的认可和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支持!
殿前风雷过,潜龙终入海。
然而,林慕义也清楚地看到,兵部尚书王洽在领旨时,那微微蹙起的眉头,以及英国公张维贤深邃难测的目光。
前方的路,依然布满荆棘。但至少,他和他一手创建的振明军,已经在这大明王朝的庙堂之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赢得了一席之地。
真正的征程,现在才刚刚开始。
喜欢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