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还是慢了一步!”姬雪重重一拍桌子,咬牙道。
她与天女蕊二人自打出了天启,一路换马、眼见明日便能抵达青州,却在驿站收到了百晓堂传来的消息:叶啸鹰带领三千人,已离开了青州大营。
三千人?青州大营不算水军、陆军总共才多少人吗?
也就是说,叶啸鹰只留下了刚刚好足够守备州郡的人马,其余人全部带出了青州大营,而且一路向西绕行,他想做什么,姬雪闭着眼睛都能想得到。
叶啸鹰的动作这么迅速,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便是他已经得到了龙封卷轴,有了出师的名头,才能如此光明正大的召集琅琊军旧部。
“那现在青州我们还去吗?”天女蕊见姬雪秀眉紧蹙,不由得开口问道。
姬雪的指尖在桌上有节奏的敲了敲,果断摇头道:“此时再去青州已经没有意义了,就算我们追上了青叶营,以叶啸鹰的性子为了不让我们碍事,恐怕会直接将我们圈禁起来,等同于羊入户口,这种蠢事我可不敢。”
“阿蕊姑娘,你即刻启程,从这里去一趟蜀中唐门。”
“唐门?”天女蕊闻言,又想起了唐莲,心中难免一阵苦涩。
“唉。”姬雪轻叹一声,“我知道让你去唐门是勾起你的伤心之事,但有一样东西,旁人去了,唐怜月未必会借。”
“什么东西?”天女蕊强打精神,问道。
“天启四守护之北方位,玄武的令牌。”姬雪道,“这块令牌原就是唐怜月所有,而后传给了唐莲,如今唐莲......最后为唐莲收尸的是唐门弟子,这块令牌应该也回到了唐怜月的手上。”
“好,可是这块令牌有什么用?”天女蕊不解道。
“有用的不是这令牌,而是这令牌代表的意义。”姬雪解释道,“天启四守护表面上是明德帝赐给当年四个为他争夺皇位又不愿入朝为官的江湖人士的身份,可实际上所有人都明白,这四人选择的从来就不是皇权,而是琅琊王萧若风。”
“如果事情真的发展到了最坏的情况,也许天启四守护是刹住琅琊军最后的希望。”姬雪言辞恳切的看向天女蕊道,“之前兰月侯亲自写信给如今已是唐家老太爷的唐怜月,请他重回天启,他没有答复便已经表明了立场。换做旁人,他应该也不会交出那块令牌,但是你......希望唐怜月能够看在唐莲的份上,在帮我们一把。”
“好!”天女蕊点头应下,将杯中茶水饮尽,站起身来翻身上马,立刻向着蜀地方向赶去。
姬雪写了两封信,交给一旁的百晓堂弟子,自己则则牵着马,向着不远处的县城走去。这座小镇不大,但有个极好的名字,叫做千月镇。
镇中有都会自酿一种米酒,叫做千月酒,据说清新可口,倒也别有一番特色。她随处寻了一间酒肆,打了满满两壶酒,想着留一壶带给东方凌尘,而另一壶、则是用来送人。
在小镇的另一边,有一个铁匠铺,柜面上摆着各式各样的锄头、锅铲一类的铁器,一个头发花白的老铁匠正晃晃悠悠的躺在一张摇椅上打着盹儿。
此时已经入冬,天气转凉,可这老铁匠非但没有穿上厚袄,反而光着个膀子,露出一身扎实的腱子肉。
当姬雪靠近时,那老铁匠的呼声戛然而止,只是躺在摇椅上,连眼睛也没睁。
“锄头三十文,铁锹一百二十文,犁耙七十文,钱丢桌上,东西拿走,别吵老子睡觉。”老铁匠瓮声瓮气的嘟囔着,语气中满是不耐烦的样子。
姬雪看了看他口中说的这些铁器,不由得笑道:“你的铁器打的这般好,寻常人家至少能用个十年八年,这样还能挣到钱吗?”
“就是用不坏,这才不用来烦我,老头子我耳根清净,日子过的才舒坦。”老铁匠的眼睛依旧眯着,丝毫没有打算起身的意思。
“可这上面没有我想要的东西。”姬雪说罢,将刚刚打的那壶酒和一包烟叶放在了柜台上。
老铁匠的鼻子动了动,眼睛猛然睁开,蹭的一下从躺椅上窜了起来,便见一个发如白雪的小姑娘正在笑意盈盈的瞧着他。
老铁匠将烟叶拿起来闻了闻,点头道:“不错,竟是雪月城的玉溪,倒是好烟,只是这酒寒酸了点,千叶城的米酒,老头子喝了几十年,早就喝腻了。”
老铁匠嘴上这般说着,可还是拔出酒塞,猛灌了一口,喝完还不忘砸吧两下嘴巴。
“小丫头,说吧,你找老罗干嘛。”老铁匠开门见山道。
“想请您打一柄刀。”姬雪也不绕弯子,直接表明了来意。
谁知罗铁匠却摆了摆手,随口道:“东西我收下了,但你要的刀我打不了。”
“哦?这事为何?”姬雪被罗铁匠这蛮不讲理的话给逗笑了,不过谁叫对方是昔日的兵神罗胜,名声在外,她既然有求于人,客气一些也是应该的。
“看着这头白发,应该是百晓堂姬若风他家的吧?既然是百晓堂的人,应该知道老头子我十年前就已经挂剑封刀,不再打造江湖兵器了。”罗铁匠弯下腰,从柜台地下翻出了自己那杆旱烟,换上姬雪刚刚送他的烟叶,就这样自顾自的摆弄了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