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山营寨内,姜维退军的消息已得到确认。
成济站在军事地图前,手指从祁山一路划过,最终停在长安位置。
“邓艾。”成济转身面对这位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将领。
“我给你留一万兵,务必守住祁山要道。姜维虽退,但蜀军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邓艾抱拳领命:“末将必不辱命!”
成济点头,目光扫过帐内众将:“其余各部,随我返回长安。记住,我军虽胜,但雍凉初定,务必严守军纪,不得扰民。”
“诺!”众将齐声应道。
大军开拔,旌旗招展。
成济骑在马上,望着西垂的落日,心中盘算着下一步计划。
他深知,此刻虎牢关以东的司马氏余孽正在蠢蠢欲动,但作为镇西将军,在没有皇帝诏令的情况下,他不能擅自离开防区。
返回长安不过数日,成济就体会到了什么叫“门庭若市”。
“将军,这是天水姜氏送来的贺礼,恭贺将军平定雍凉。“”
“金城韩氏送来良马数匹和锦缎。”
“陇西李氏送来...”
案几上堆满了各世家送来的礼单,成济随手翻阅,面色平静。
幕僚低声道:“将军,这些世家明显是想求取官职。如今司马氏倒台,雍凉空出大量职位...”
成济抬手打断:“礼物照单全收,但明确告知他们,官职任免必须经过朝廷。若有才能,可向朝廷举荐,但最终任命权在陛下手中。”
幕僚会意:“将军高明。收礼示好,但不越权任官,既不得罪世家,也表明对陛下的忠诚。”
果然,消息传出后,各地世家对成济的评价顿时提高。
“此人虽出身行伍,却深谙为臣之道”,“既不故作清高,又恪守本分”,类似的评价在世家圈中流传。
曹髦接到成济的捷报时,正在与王经商议政事。
“好!好!好!”曹髦连说三个好字,脸上洋溢着兴奋之色。
“成将军不仅大破蜀军,更将雍凉治理得井井有条。如今姜维退兵,雍凉已定,朕总算有了一个稳固的后方!”
王经躬身道:“恭喜陛下得此良将。成将军于危难之际效忠陛下,展示非凡军事才能,更难得的是始终恪守臣节。平定雍凉后立即驻守当地,等候陛下旨意,实为乱世中难得的忠臣。”
曹髦感慨道:“是啊。回想当初南阙之时,朕还曾对他心存疑虑。如今看来,确是朕多虑了。”
这时,宦官呈上一叠奏章:“陛下,这是今日的奏章,其中有多份弹劾成将军的...”
曹髦接过翻阅,只见奏章中纷纷指责成济“在洛阳擅自杀戮司马族人”、“私分司马家财物”等罪状。
王经见状,欲言又止。
曹髦却哈哈大笑:“这些迂腐之臣,岂知成将军的深意?”
王经说道:“陛下所言极是。”
“这是成将军在自污啊!”曹冕将奏章丢在案上。
“他功勋卓着,若再得清正廉明之名,让朕如何封赏?如今他故意留下这些把柄,正是为了让朕能够从容封赏,不致功高震主。”
王经附和道:“成将军真乃深谋远虑!”
曹髦走到地图前,面色渐肃:“不过眼下局势依然危急。东吴已攻占襄阳、合肥,打开了北上通道。虎牢关以东,司马氏余孽正在集结军队。朕必须尽快调成将军回京。”
王经谏言:“但雍凉初定,若调动太多军队,恐生变故。且朝廷需要派遣官员接管雍凉各职...”
“爱卿所言极是。”曹髦沉吟道。
“此前朕已与各大世家达成协议,司马氏倒台后空出的官职,可由他们举荐人才。如今正是兑现之时。”
他立即下令:“传朕旨意:从各世家中选拔贤能,速赴雍凉任职。另,诏成济率一万精兵即刻返京,雍凉军务朝廷会另外派人接管。”
当传诏使者抵达长安时,成济正在校场检阅部队。
“...着成济即率一万精兵返京,雍凉军务朝廷会另外派人接管。钦此。”
成济叩首接旨:“臣领旨谢恩!”
使者离去后,部将纷纷围拢过来:“将军,只带一万兵马是否太少?”
“东吴已占襄阳、合肥,司马余孽在东方蠢蠢欲动,一万兵马恐怕...”
成济抬手制止众人的议论:“陛下圣明,如此安排自有深意。雍凉初定,需要重兵驻守;而洛阳局势,贵在精不在多。”
他立即开始部署:“传令各营,挑选一万精锐,三日后出发。其余部队原地驻守,务必守住雍凉。”
当夜,成济独坐书房,给皇帝写了一份密奏。
在奏章中,他详细汇报了雍凉防务安排,并对东方战事提出了建议。
最后,他特别提到:“...臣在长安所为,皆为稳定局势,若有逾矩之处,甘受陛下责罚...”
写到这里,成济微微一笑。
他相信皇帝能明白他的用意,这些“罪状”正是他故意留下的把柄,既安抚了其他大臣的嫉妒心理,也给皇帝提供了施恩的机会。
曹髦收到成济的密奏后,会心一笑。
他对着侍立一旁的王经道:“看来成将军与朕果然心意相通。这些所谓的,正是他给朕的台阶啊。”
王经叹服:“君臣相知至此,实乃大魏之福。”
曹髦提笔写下诏书:“...成济平定雍凉,功在社稷。前事皆为国家计,特赦不究。今东方告急,着即率部返京,拱卫京师...”
写毕,他沉思片刻,又添上一句:“...卿之忠诚,朕深知之。望早日还朝,共商大计。”
当诏书发出时,曹髦站在宫墙上,远眺西方。
他知道,随着成济的回归,一场更大规模的风暴即将来临。
但这一次,他有了可以托付的将领,有了稳固的后方,更重要的是,有了重振大魏的信心。
“成将军,朕在洛阳等你。”年轻的皇帝轻声说道,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而在长安,成济已经整顿好军队,准备踏上归途。
他深知,返回洛阳只是另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他就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历史的车轮正在缓缓转向,而这个来自未来的灵魂,已经成为推动变革的关键力量。
喜欢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