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是最好的保护色。
它吞噬了废品站里堆积如山的钢铁残骸,也吞噬了姜晚瘦削的身影。
她没有立刻动手。
她只是静静地站着,让自己的心跳,从刚才的激荡中,一点点平复下来。
让那股因为王建国的信任而涌起的酸涩,沉淀到心底最深处。
她需要绝对的冷静。
因为接下来的每一步,都不能有丝毫差错。
7.1%的成功率,意味着92.9%的失败。
她输不起。
【宿主,你的心率过快,肾上腺素水平正在升高。】
【建议进行三次深呼吸,以恢复生理机能稳定。】
星火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一如既往的冷静,却带着一丝不寻常的关注。
姜晚没有理会它的建议。
她抬起手,用粗糙的指腹,轻轻摩挲着手腕上那块冰凉的,属于母亲的遗物——那块内嵌着星火的手表。
这个动作,比任何深呼吸都更能让她安定。
她睁开眼。
那双原本沉静的眸子里,所有多余的情绪都已褪去。
只剩下一种近乎冷酷的,属于工程师的专注。
她弯下腰,将那只凝聚着老师傅心血的坩埚,小心翼翼地捧了起来。
然后,她转身,走向了废品站的腹地。
那里,是废铁的山,是垃圾的海。
但在她眼中,这里是她的宝库。
她的脚步停在了一个被拆解了一半的配电箱前。
箱体锈迹斑斑,但里面的东西,却让她的眼睛亮了起来。
几段足有拇指粗的紫铜电缆。
几个从高压电线上拆下来的,硕大的盘式陶瓷绝缘子。
还有一些耐火砖的碎片。
这些在收废品的师傅眼中不值几个钱的“破烂”,却是她搭建电弧炉的基石。
她没有工具,或者说,她全身都是工具。
她用一块锋利的钢板边缘,花费了近半个小时,硬生生将坚韧的电缆外皮剥开,露出里面闪烁着暗红色光泽的铜芯。
她的手被磨得通红,甚至渗出了血丝。
血珠混着铁锈与灰尘,变成暗褐色的污迹。
她毫不在意。
她将坩埚稳稳地放在一片清理出来的空地上,用那些残破的耐火砖,在它周围砌起一个简陋却坚固的炉膛。
砖块与砖块之间的缝隙,她用从河边挖来的,混合了草木灰的湿泥,仔细地封堵起来。
然后是电极。
她将那些亲手烧制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木炭,用铜线紧紧捆扎,固定在两根铁棍的顶端。
再将铁棍穿过炉膛两侧预留的孔洞,调整着角度与距离。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的工作。
电极的距离,直接决定了电弧的稳定性和能量的集中度。
她的眼睛,就是最精准的卡尺。
【电极间距,11.4毫米。】
【根据当前木炭电极的电阻率与形态预估,此为最佳起弧距离。】
星火适时地给出了数据验证。
姜晚的嘴角,牵起一个微不可见的弧度。
最后,是绝缘。
她将那几个沉重的陶瓷绝缘子,固定在炉膛周围的几个关键节点上,用来隔离那些即将通过恐怖电流的铜缆。
一个多小时后。
一个造型极其简陋,甚至可以说是丑陋的装置,出现在废品站的角落里。
它由锈穿的铁皮、缺角的砖块、粗糙的木炭和斑驳的铜缆胡乱拼凑而成。
这玩意儿,看上去就像是哪个精神不正常的疯子,随手搭出来的垃圾艺术。
【山寨版基础高温电弧炉,构筑完成。】
机械的电子音在姜晚脑中响起。
【结构稳定性评估:67%,也就那么回事吧,一阵大风过来可能就散架了。】
【绝缘性能评估:42%,啧,这分数,漏电了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综合风险评估:极度高危!宿主,你这是在升天的边缘疯狂试探啊!】
【本着人道主义关怀,星火给你个友情提示:启动前,最好先给自己就地挖个坑,标准单人尺寸,一米八乘六十公分,走得能体面点儿。】
姜晚没有理会星火的毒舌。
她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目光落在了不远处,那个为整个废品站供电的老旧变压器上。
“嗡——嗡——”
即使隔着一段距离,那沉闷的电流声,也清晰可闻。
那才是真正的挑战。
她需要从那里,偷来足以熔化石英的,狂暴的力量。
夜更深了。
废品站里唯一的灯泡,在夜风中摇曳,光线昏黄。
姜晚的身影,如同鬼魅,悄无声息地靠近了那个发出低沉咆哮的钢铁巨兽。
变压器的主接线盒,用一把大号的铜锁锁着。
这对她来说,不是问题。
她从地上捡起一根铁丝,弯折了几下,塞进锁孔。
耳朵贴在冰冷的锁体上。
她的手指,轻微地,富有节奏地捻动着。
“咔哒。”
一声轻响。
锁开了。
她拉开锈蚀的铁门,一股混合着绝缘漆和臭氧的味道扑面而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