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镇国公府的灯笼次第亮起,在青石板上投下朦胧的光晕。
夜君离站在府外不远处的一株古槐阴影下,玄色衣袍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他望着清荷院的方向,想起白日里收到的那封信——字迹清隽,言辞犀利,将京城流言的来龙去脉分析得透彻,最后还附上了对边关局势的几点见解。
这样的见识,绝不该是一个深闺少女所能及。
王爷,要属下先去探路吗?墨痕低声问道。
不必。夜君离抬手制止,你们在此等候。
话音未落,他已如一片落叶般悄无声息地掠上高墙,几个起落便隐入了镇国公府的重重屋宇之间。
清荷院内,沈清辞刚用完晚膳,正坐在窗边看书。烛光映着她沉静的侧脸,长睫在眼下投下一片淡淡的阴影。
夜君离伏在对面的屋顶上,静静观察着。这个角度正好能看见书房的全貌,以及院内侍卫巡逻的规律。
忽然,他眸光一凝——院墙外似乎有另一道黑影一闪而过。
不是他的人。
夜君离眯起眼,悄无声息地跟了上去。那黑影身手矫健,对镇国公府的布局极为熟悉,几个转折便绕到了清荷院的后墙。
就在那人准备翻墙而入时,夜君离如鬼魅般出现在他身后,一指点了他的穴道。
将人拖到暗处,夜君离掀开对方蒙面黑布,露出一张陌生的脸。
谁派你来的?夜君离声音冰冷。
那人咬紧牙关,显然不打算开口。
夜君离也不多问,直接搜身,从对方怀中摸出一块腰牌——靖王府的标记赫然在上。
果然是他。
夜君离眼中寒光一闪,正要处理这个暗探,却听见院内传来沈清辞清冷的声音:
既然来了,何必躲躲藏藏?
夜君离微微一怔,随即意识到她发现的不是自己,而是另一个方向...
果然,另一道黑影从假山后现身,单膝跪地:小姐,属下抓到一名暗探。
沈清辞从书房中走出,月光照在她身上,仿佛披了一层银纱。
带过来。
暗卫将人押到她面前,沈清辞扫了一眼对方腰间的玉佩,唇角微勾:靖王府的人?回去告诉你的主子,想要监视我,派个高明些的来。
那人惊疑不定地看着她:你...你怎么知道...
这枚玉佩是靖王府暗卫的标识,我岂会不知?沈清辞淡淡道,今日我不杀你,是要你带句话给靖王——若再敢派人窥探镇国公府,就别怪我不客气。
暗卫被押走后,沈清辞并未立即回房,而是抬头望向夜君离藏身的方向:
王爷看够了吗?
夜君离心中微震,没想到她早已察觉自己的存在。他从容地从暗处走出,月光照在他俊美的脸上,更添几分清冷。
沈小姐好敏锐的洞察力。
不及王爷好雅兴,深夜到访,莫非也是来监视我的?沈清辞语气平静,听不出喜怒。
夜君离走到她面前,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本王若是要监视,不会选这么拙劣的方式。
那王爷所为何来?
好奇。夜君离直言不讳,一个十五岁的闺阁女子,如何能对朝堂局势、边关防务有那般独到的见解?
沈清辞微微一笑:王爷信中不是已经认可了我的分析?
正因认可,才更觉不可思议。夜君离注视着她的眼睛,你可知你提出的那几个建议,朝中那些老臣都想不出来?
王爷过奖。沈清辞转身走向院中的石桌,既然来了,不如坐下说话?采月,沏茶。
暗处的采月应声而去,很快端来茶具。
二人相对而坐,月光洒在石桌上,茶香袅袅升起。
王爷可知道赵明德?沈清辞忽然问道。
夜君离眸光微动:户部侍郎,靖王的心腹。
那王爷可知,他最近在暗中调查边关几个将领的底细?沈清辞斟茶的动作优雅从容,特别是...与我父亲交好的那几位。
夜君离接过茶盏,指尖不经意间触到她的,两人都是一顿。
你有证据?
暂时没有。沈清辞抬眸,但我可以肯定,他们正在策划一场针对镇国公府的阴谋。而宫宴,就是最好的时机。
夜君离凝视着她:你为何如此笃定?
直觉。沈清辞避重就轻,王爷信也好,不信也罢,三日后自见分晓。
夜君离沉默片刻,忽然道:你需要本王做什么?
不必。沈清辞摇头,王爷只需在必要时...做个见证。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沈清辞微微一笑,有些戏,总要有人看着才精彩。
夜君离看着她自信从容的模样,心中某个角落微微一动。这样的女子,确实与他见过的所有人都不同。
方才那个暗探...他忽然想起什么,你为何放他走?
打草惊蛇,不如引蛇出洞。沈清辞眸光流转,我要让靖王知道,他的把戏已经被我看穿。这样,他才会采取更极端的手段...
而那时,就是你收网的时候。夜君离接上她的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