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夜话后的第二天,秋日的阳光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洒满校园。高三(7)班的早自习还未开始,教室里弥漫着假期归来的慵懒和试卷翻动的沙沙声。
张北辰走进教室时,步伐比平时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坚定。他径直走向自己的座位,目光精准地落在旁边那个高挑的身影上。叶悬黎已经到了,正低头看着平板,屏幕上依旧是复杂的数据流和曲线图。
周曜野懒洋洋地趴在桌子上,看似在补觉,耳朵却像雷达一样竖着,眼角的余光精准地锁定着张北辰的动向。他昨晚可是夸下了海口,这“简单模式”的开局,必须亲眼见证!
只见张北辰在叶悬黎身边坐下,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拿出了那份被仔细翻阅过的训练方案草稿。纸张边缘甚至能看到他昨晚思考时留下的、极淡的铅笔痕迹。
“叶悬黎同学,”张北辰的声音不高,带着一贯的沉稳,却比平时多了几分清晰的郑重,“你的训练方案我看过了。”
叶悬黎抬起头,目光从平板屏幕移到他脸上,眼神平静,带着询问。
“基于间歇性缺氧刺激的原理,结合我的个体乳酸阈值和最大摄氧量数据,这个思路很有价值,针对性很强。”张北辰语速平稳,条理清晰地阐述着,仿佛在做一个严谨的学术报告,“尤其是第三阶段的负荷递增模型,和我教练之前提过的一个强化理念有契合点。”
叶悬黎的眼神亮了起来,那是一种遇到知音、自己的“研究成果”被认真对待的认可光芒。她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
“为了更有效地执行方案,也为了能实时反馈训练效果,优化后续计划,”张北辰停顿了一下,目光坦荡地迎上叶悬黎探究的眼神,说出了周曜野教给他的那句“核心台词”,“我建议,我们成立一个临时的训练优化研究小组。由你主导数据分析,我负责执行和反馈。你看怎么样?”
空气安静了一瞬。
叶悬黎看着张北辰。他眼神清澈,表情认真,没有丝毫玩笑或暧昧的意味,纯粹是在探讨一个训练方案的优化问题。这份基于逻辑和效率的“邀请”,精准地戳中了她最核心的“兴趣点”。
几秒钟后,叶悬黎嘴角那抹极淡的、势在必得的弧度,终于清晰地绽放开来,如同冰雪初融。她干脆利落地合上平板,伸出手:
“好。成交。张北辰同学,合作愉快。” 她的声音依旧清冽,但尾音里似乎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度。
张北辰看着那只伸过来的、手指修长干净的手,心头那股奇异的暖流再次涌动。他伸出手,稳稳地握住:“合作愉快,叶悬黎同学。” 掌心传来微凉的触感,却仿佛带着电流。
**成了!**
趴在桌子上的周曜野差点没忍住吹声口哨!他强压下嘴角疯狂上扬的冲动,在心里给自己点了个大大的赞:**南山必胜客,名不虚传!简单模式,果然轻松加愉快!**
看着张北辰和叶悬黎迅速进入状态,开始低声讨论起方案的具体执行细节,一个拿着平板调出数据,一个拿着笔在方案上标注,气氛专业又和谐,周曜野满意地收回目光。嗯,这单“生意”稳了。
**然而,当周曜野把目光投向靠窗的位置时,他脸上的得意瞬间凝固了。**
李静瑶正蹙着秀气的眉头,对着摊开的物理竞赛题集,咬着笔杆,一脸苦大仇深。她无意识地用笔尾轻轻敲着下巴,那专注又苦恼的小模样,让周曜野的心跳莫名其妙地漏跳了一拍。
他想起昨晚张北辰那句“简单模式”,再看看李静瑶对着物理题发愁的样子……一股强烈的冲动涌上心头——这题,他能解!
周曜野立刻坐直身体,清了清嗓子,努力想摆出一个“我很懂”的表情,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试图引起李静瑶的注意。
李静瑶沉浸在自己的物理世界里,毫无反应。
周曜野有点急了,又加重力道敲了两下。
李静瑶终于抬起头,疑惑地看向他,眼神里带着询问。
“咳,”周曜野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沉稳可靠,“那个……什么题?要不要……我看看?” 他说完,立刻又有点后悔,万一自己也不会,岂不是在女神面前丢脸?“南山必胜客”的招牌可不能砸在物理题上!
李静瑶愣了一下,看着周曜野明明很紧张却强装镇定的样子,眼底飞快地掠过一丝笑意。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把习题集推了过来,指着其中一道画满了圈圈叉叉的电磁场综合题:“这个……卡住了。”
周曜野如临大敌地接过习题集,目光扫过题目。复杂的公式、叠加的场、刁钻的边界条件……他感觉自己的脑袋瞬间变成了浆糊。这题……比张北辰的感情问题难搞一万倍!
他硬着头皮,努力回忆着李静瑶上次纸条上的思路,试图找出点门道。额头上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飘忽,手指无意识地抠着习题集的边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