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临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开口。
“是订单的问题。”
“目前,源能工业旗下的源能材料和源能动力,。
已经和全球十几家主流汽车集团,包括大众、丰田、通用、福特等等,初步达成了供货协议。”
“主要是为他们的新能源汽车提供高性能电池和超高强度车身合金材料。”
赵荣光在一旁听着,不住地点头。
“这是好事啊!技术变现,天经地义!”
康临苦笑了一下。
“是好事,但订单的规模,有点超出我的预料了。”
他伸出一根手指。
“初步统计,所有意向订单加起来,总金额大概在……”
他顿了顿,说出了一个让整个客厅都瞬间安静的数字。
“一点三六万亿。”
“美金。”
姜瑜的小嘴张成了“O”型,她知道公司发展很快,但她做梦都没想到,会快到这种地步。
赵荣光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他猛地从沙发上站起来,指着康临,嘴唇哆嗦着。
“多……多少?!”
“一点三六万亿?还是美金?!”
“你小子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吧?你去抢了美联储吗?!”
这反应,完全在康临的预料之中。
他平静地补充了一句。
“这是未来五到十年的长协订单总额,不是一年。”
即便如此,这个数字的冲击力也丝毫没有减弱。
唐邦原的反应最为冷静。
但他紧紧抿住的嘴唇,和微微颤抖的手指,也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他摘下眼镜,用眼镜布慢慢擦拭着,这个动作让他有时间来消化这个惊天动地的消息。
许久,他才重新戴上眼镜,目光锐利地盯着康临。
“小康,你这不是在做一家公司。”
“你这是在创造一个新的经济生态。”
“你知道这个数字背后,意味着什么吗?”
康临郑重地点了点头。
“所以我才来请教您。”
“这么庞大的订单,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问题了。
它会牵动国际能源格局、大宗商品价格,甚至……是地缘政治。”
“我现在,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走了。”
唐邦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整个人的气场都变了。
他不再是那个和蔼的导师,而是一位指点江山的顶级战略顾问。
“路有两条。”
唐邦原伸出两根手指。
“第一条,你把它当成一个纯粹的商业帝国来做。”
“就像苹果,就像三星。”
“你的体量足够大,大到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产业政策。
你会成为华尔街的宠儿,成为全球资本的座上宾。
但同时,你也会成为所有人的目标。
你的技术,你的利润,都会被无数双眼睛死死盯住。
你走的每一步,都必须在他们的规则下进行。你会被资本绑架,最终身不由己。”
“这条路,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步步惊心。”
唐邦原的语气很平淡,但话语里的分量却压得人喘不过气。
“那第二条路呢?”
康临追问。
“第二条路,”唐邦原看着他,“是寻找坚实的盟友。”
“将你的企业,与国家的战略深度绑定。”
“让你的发展,成为国家发展的一部分。让你的护城河,变成国家的护城河。”
“举个例子,荷兰的ASML,为什么美国想彻底捏死它很难?
因为它背后站着整个欧洲。
它的股东遍布欧洲各大财团,它的技术攸关整个欧洲的半导体产业。
动它,就是动整个欧洲的蛋糕。”
“你的体量,已经有资格去谈这件事了。”
赵荣光在一旁听得心潮澎湃,他用力一拍大腿。
“老唐说的对!”
“就该这么干!把公司跟国家绑在一起!我看谁还敢动歪心思!”
康临沉默了片刻,然后抬起头,目光坚定。
“唐院长,赵院长。”
“其实,我心里已经有想法了。”
“我想让源能工业,走军工路线。”
“军工?”
这个答案,让唐邦原和赵荣光都吃了一惊。
“源能材料生产的特种钢,已经是官方和军部最大的供应商之一。”
康临解释道。
“我们拥有最顶尖的材料技术,这是成为一家顶级军工企业最核心的基础。”
“我希望,能拿到正式的军工生产资质,成为一家真正的军工企业。”
这个词的分量太重了。
“小康,你这个想法……很大胆。”
赵荣光斟酌着词句,眉头紧锁,“军工体系自成一脉,里面的门道,比你想象的要深得多。
不是说你技术好,产品过硬,就能敲开那扇门的。”
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审批的流程,保密的要求,还有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每一样都能把人活活拖死。
我们搞了一辈子航天,都还在这个体系里小心翼翼地走。
你一个民营企业想一头扎进来,太难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