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昭落落大方地与几位评委见了礼,态度谦和,并未因年纪轻而露怯。她将雪儿交给小桃抱着,坐在评委席末尾,目光投向赛场。
赛制很简单,参赛的二十多家醋坊,依次将自家最得意的陈醋呈上,由评委观色、闻香、品味,然后打分。最后综合分数最高者,即为本届“酸王”。
比赛开始!一时间,彩棚下醋香弥漫,各种或浓或淡、或醇或烈、或带果香、或带熏香的醋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场极致的嗅觉盛宴。
小二们端着一个个白瓷小碟,里面盛着少许色泽深浅不一的醋液,送到评委面前。林晚昭收敛心神,拿出专业态度,开始一一品鉴。
她先观其色:优质陈醋应呈棕红色或琥珀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大多数参赛醋都符合标准,但色泽的深浅、亮暗仍有细微差别。
再闻其香:好的陈醋,酸香浓郁,醇厚绵长,带着酯香、熏香、陈香复合的香气,沁人心脾,而非刺鼻的尖酸。林晚昭仔细分辨着每一种醋的香气特点。
最后是品其味:她用特制的小银勺,舀起极少的一点醋,送入口中。刹那间,极致的酸味在舌尖炸开,刺激着唾液疯狂分泌!她仔细感受着那酸味的层次:是尖锐霸道,还是柔和圆润?酸味过后,是否有回甘?是否有令人不悦的涩味或异味?口感是单薄还是醇厚?余味是否悠长?
这一圈品尝下来,林晚昭只觉得自己的味蕾经历了一场酸味的“洗礼”,从最初的敏感刺激,到后来的微微麻木,再到最后能更加清晰地分辨出每一种醋的独特韵味。她吃得龇牙咧嘴,表情丰富,时而蹙眉,时而舒展,时而点头,时而摇头,那投入而真实的反应,倒是让旁边几位原本有些轻视她的老评委,渐渐收起了小觑之心。
“这‘永盛源’的醋,酸味凛冽,入口霸道,但回味稍显短促,缺了点醇厚感。”
“这‘福庆长’的醋,香气不错,有股特殊的果香,但酸度略欠,不够劲儿。”
“这‘德昌隆’的醋,色香味都属上乘,尤其是那丝若有若无的烟熏气,画龙点睛!”
林晚昭一边品尝,一边在心里默默点评,偶尔也会与旁边的孙老爷子、钱大师傅交流几句。她言语精准,往往能切中要害,显示出深厚的饮食功底,赢得了两位行家的频频点头。
经过数轮品评,大部分醋都被筛选下去,最终只剩下两种醋难分伯仲,进入了最终对决。
一种是由百年老号“杏花村”选送的“十年陈酿”。此醋色泽深褐红亮,如同玛瑙,香气极其醇厚复杂,酸味柔和圆润,入口顺滑,回味甘甜悠长,带着浓郁的酯香和陈香,底蕴十足。
另一种则是由近些年声名鹊起的“清河坊”选送的“特级精酿”。此醋色泽略浅,呈清澈的琥珀色,香气更加清新凛冽,酸味极其纯粹、强劲,入口瞬间便能激活所有味蕾,带着一种极具冲击力的、近乎野性的生命力,后劲十足。
三位老评委也陷入了激烈的讨论。孙老爷子更偏爱“杏花村”的醇厚底蕴,认为这才是传统陈醋的典范;钱大师傅则欣赏“清河坊”的纯粹强劲,认为其更具个性,适合搭配一些重口味的菜肴;李秀才则左右为难,觉得两者各有千秋,实在难以取舍。
赵德财和台下两家醋坊的东家、伙计,以及围观民众,都屏息凝神,紧张地等待着最终结果。这“酸王”称号,不仅关乎荣誉,更关乎未来一年的生意兴隆!
场面一时僵持不下。赵德财擦了擦额头的汗,目光投向了从开始就很少发言、但每次点评都一针见血的林晚昭,小心翼翼地问道:“林行走,您看……这最后两种醋,实在是伯仲之间,难分高下。不知您可有高见,能助我等决出胜负?”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了林晚昭身上。
林晚昭看着面前那两个白瓷碟里,色泽香气迥异的醋,秀气的眉毛微微蹙起。单从醋本身来品评,确实各擅胜场,难以用单一标准评判高下。她沉吟片刻,脑中灵光一闪!
她抬起头,看向赵德财和三位评委,脸上露出了一个带着几分狡黠的笑容:“赵会首,诸位前辈,单品醋味,确实难分轩轾。既然醋最终是用来佐餐调味的,何不将其置于‘实战’之中,看谁更能与食材相得益彰,激发出最佳风味?”
“哦?林行走的意思是?”孙老爷子好奇地问道。
林晚昭笑道:“取同样新鲜、质地脆嫩、味道清甜的食材,分别用这两种醋以最简单的方式凉拌,不加任何其他调料。然后品鉴,看哪一种醋,能在保持自身风味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激发、衬托出食材的本味,使得菜肴整体口感达到最佳平衡。如此,或许能见分晓。”
众人闻言,皆是眼前一亮!这法子妙啊!脱离了纸上谈兵,直接看实际效果!而且用最简单的方式,最能考验醋的综合实力!
“好主意!”钱大师傅抚掌赞同,“就用现下最新鲜的莲藕!取其中段最脆嫩之处,切成薄如蝉翼的片,用冰水镇过,保持其极致的脆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