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幕亮起的瞬间,整个展厅的光线都暗淡了几分.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过去。
屏幕上,首先出现的,是那座“水运仪象台”的高清三维结构图。
旁边,用中英双语,标注着它的各项功能:
全自动天文观测、星图绘制、精准报时……
“史密斯教授,您刚才说,这座仪器,原理粗糙,功能落后。”
柳箐月拿起一支激光笔,清脆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展厅。
“那么,我想请问一下,在与它同时代的公元11世纪,您所推崇的欧洲。”
“哪一座教堂的钟楼,能够实现全天候、自动化、并且误差率低于每日两秒的天文观测与报时功能?”
史密斯教授的脸色,微微一变。
他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自己,根本找不到任何一个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例子。
那个时代的欧洲,最先进的计时工具,不过是简陋的日晷和水钟,误差大到离谱。
“看来教授您一时想不起来,没关系。”
柳箐月没有给他思考的时间,手指在遥控器上轻轻一按。
屏幕上的画面,切换了。
左边,是一只柳箐月带来的,釉色纯净如天空的汝窑天青釉洗。
而右边,则是一只从大英博物馆的资料库里调出来的,同一时期,欧洲皇室使用的……粗陶大碗。
那只陶碗,造型歪歪扭扭,釉色浑浊不堪,上面还有几个因为烧制不均而留下的气泡。
两相对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教授,当我们的祖先,在追求‘雨过天青云破处’这种极致的、带有哲学思辨的审美时。”
“我想请问,那个时代的欧洲贵族们,用这样的餐具吃饭,是否会担心……刮伤自己的舌头?”
“噗嗤——”
人群中,不知道是谁,没忍住,笑出了声。
史密斯教授的脸,已经涨成了猪肝色。
“这……这是艺术审美的不同!不能单纯地用工艺来比较!”
他强行辩解道。
“好,那我们不谈艺术,我们谈谈更实际的东西。”
柳箐月再次按下了遥控器。
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动态地图。
地图上,一座宏伟的古代城市轮廓,缓缓浮现。
那是根据柳箐月提供的视频资料,由「国内顶尖的特效团队」,用最先进的建模技术,复原出的……北宋都城,汴京。
画面拉近,宽阔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商铺,横跨汴河的巨大虹桥,甚至连街道两旁完善的排水系统,都清晰可见。
“公元11世纪,我们的都城汴京,人口超过一百五十万。”
“城内有专门的消防队‘军巡铺’,有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夜市。”
“有覆盖全城的地下排水管网,甚至……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外卖’服务。”
柳箐月的声音,平静而又清晰。
“那么,教授,我想再请问一下,同时期的,被誉为‘西方文明之光’的伦敦,或者巴黎,当时的人口有多少?”
“他们是否已经解决了,将生活污水和粪便,直接倾倒在大街上的‘城市管理难题’?”
这一次,史密斯教授,彻底说不出话了。
他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他知道,柳箐月说的,全都是事实。
那个时代,欧洲最大的城市,人口也不过几万。
所谓的城市,更像是一个个巨大而又肮脏的泥潭。
展厅里的空气仿佛被抽空了。
所有人都被屏幕上那座活生生的、繁华到令人窒息的古代都市,给震撼到了。
那些之前还抱着看热闹心态的西方名流们,脸上的笑容,已经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震惊、怀疑,和一丝……不安的复杂情绪。
他们一直被灌输的历史观,在这一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然而,柳箐月的“表演”,还没有结束。
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史密斯不过是她选中的一个扩音器,一个用来引爆全场情绪的完美靶子。
“当然,城市建设,或许不能完全代表一个文明的高度。”
“那么,我们来谈谈,教授您最引以为傲的‘科学’。”
屏幕上的画面,再次切换。
这一次,出现的,是三个并排的方框。
第一个方框里,是一块来自宋代的活字印刷术泥活字。
第二个方框里,是一幅描绘宋朝军队使用“火炮”、“火箭”等火药武器的古代画卷。
第三个方框里,则是一枚小小的、指向南方的……司南。
“活字印刷术,让我们知识的传播效率,领先了世界四百年。”
“火药,让我们在战争的形式上,迈出了划时代的一步。”
“指南针,则让我们勇敢的祖先,开启了探索更广阔海洋的伟大航程。”
柳箐月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教授,这些,够不够‘科学’?够不够‘进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