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0章莫英帝国的惊恐
很多官员已经决定下朝之后,找到几个西洋人,问问他们的西洋历法是什么.......
“朕所说的周,只是时间单位,并且,朕决议,每逢六七,皆休假两日,无需上朝。”
李贞的话音落下之后,满朝文武顿时明白了。
原来陛下是想规定一个固定的休息时间.......
朝中大臣的心中充斥着感激,如此一来他们也有了固定的休息日期,早朝的规矩更加严谨。
“陛下圣明。”
李贞已经对大唐历法进行了改革,他并没有大动。
只是给大唐历法增加了一个周的计算方式,每逢六七,不上早朝....
李贞看着满朝文武,开口道:“诸位爱卿,可还有本?”
房玄龄神情庄重的走出朝班,拱起手中的象牙板道:“臣房玄龄有本上奏。”.
朝堂之上,房玄龄走出朝班,站在殿中。
房玄龄担任了宰相,正是意气风发。
李贞坐在龙椅上,看着走出朝班的房玄龄开口说道:“准奏。”
“遵旨。”
房玄龄从口袋中取出了奏折,由太监呈交到了龙书案上,李贞将房玄龄的奏章打开。
房玄龄开口说道:“启禀陛下,四方海国皆为臣子,臣以为当对四方海国进行海港建设,并在其港口收取税务....”
房玄龄的奏折深得李贞的欢心,对属国收税
李贞想过这个点子,但是没有做过,现在房玄龄给想出来了。
帮助这些属国建设海港,在海港之上,进行收税.....
现在大唐的属国已经有了很多,但是他们依旧保持着自己的制度。
只不过是每年都要上工罢了。
“房玄龄。”
“臣在。”
“在属国建立港口,进行税收的事情,你同钦天监侍郎共同研究,尽快拿出一套可行的方案。”
“臣遵旨。”
李贞看中印度,是因为印度地区有着广阔的领土,并且适合耕种,至于周边贫瘠的海国,李贞并不打算征服。
李贞只想掌控这些属国,从这些属国身上赚取高额的利润......
李贞翻看着房玄龄的奏折,除了这件事情以外,还有一件事情,只是这件事情房玄龄并未在朝堂之上说出来,可是,奏折上却写得清清楚楚。
着一卷秘折,开口说道:“陛下,下朝之后,朝中大臣召见了西洋使者或者商人。”
李贞翻开李公公递交上来的秘折,开口说道:“是朕给他们下了一个胡萝卜,他们都想吃在嘴里。”
“陛下,现在京城内,西洋人成为了香馍馍,一些西洋人已经将西洋历法送到各位大人的手中,现在朝臣们都在琢磨着西洋历法与大唐历法的不同之处.....”
李贞翻看着李公公递交上来的秘折,点头道:“让他们去琢磨吧,西洋历法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好了,你去把狄仁杰和上官仪叫进宫来,朕有事情和他们商量,让他们在太极殿等候。”
“遵旨。”
李公公离开之后,不敢怠慢,立刻派人去找狄仁杰和上官仪。
狄仁杰的话音刚落,几名太监进入钦天监大堂:“狄大人,陛下宣你入宫。”
“好,我这便入宫,公公在前面引路。”
狄仁杰离开了钦天监,前往宫中。
在狄仁杰进入太极殿后,见到上官仪也在宫中。
上官仪见到狄仁杰之后,连忙抱拳问候,上官仪刚刚升任。
两人寒暄了两句之后,太监的声音从殿外响起:“皇帝驾到.....”
狄仁杰和上官仪连忙躬身,跪迎天子。
虽然他们不知道陛下叫他们入宫具体商量什么事情。
但是他们却知道,陛下找他们来,绝对有重要的事情,而且是不适合在朝堂之上所说的事情。
李贞走进太极殿后,上官仪和狄仁杰叩拜。
“免礼,看座。”
李贞端坐在龙椅上,太监给狄仁杰上官仪搬上了两把椅子,两位大臣叩谢龙恩。
太监给两位大臣上茶后,李贞看向上官仪,开口说道:“这一次恩科,准备的怎么样了?”
“启禀陛下,臣正在草拟学堂大考章程,因为增加了医道与西洋历法,很多科目都要进行重新设立.....今年的学堂大考,恐怕无法增加这些项目了。”
上官仪开口说道。
距离考试已经不足一个月了,对于上官仪来说,时间非常紧迫。
一些偏远郡县已经来不及更改章程了,只有中原与燕赵之地有时间进行调整......
“那就下次学堂大考再进行大规模的调整,给天下学子一年的时间。”
“陛下圣明。”
李贞又向狄仁杰了解了钦天监的状态。
自从李贞登基之后,钦天监便成了大唐的科技心脏,各种新的科技改革,都是从钦天监出现。
可以说大唐的科技能够如此腾飞猛进,很大程度上得力于钦天监的匠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